[实用新型]四通道表面贴装半导体光电耦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7573.3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普北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2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表面 半导体 光电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通道表面贴装半导体光电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用户对半导体器件小型化、轻量化、可靠性的要求日益突出。由于塑封器件存在着材料易老化、寿命短、工作温度低、可靠性不高等缺点。多通道光电耦合器中,相邻两通道光耦间容易产生光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寿命长的四通道表面贴装半导体光电耦合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四通道表面贴装半导体光电耦合器,包括金属陶瓷壳体,金属陶瓷壳体内由隔离墙隔离为四个空腔,其特征在于,每个空腔内设置一个内盖板,每个空腔内设置一个发光芯片和一个光敏芯片,发光芯片安装在内盖板上,发光芯片与第一负极连接,第一负极引出金属陶瓷壳体外,空腔内设置第一键合丝,发光芯片通过第一键合丝与第一正极连接,第一正极引出金属陶瓷壳体外;光敏芯片与第二负极连接,第二负极引出金属陶瓷壳体外,空腔内设置第二键合丝,光敏芯片通过第二键合丝与第二正极连接,第二正极引出金属陶瓷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陶瓷壳体,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在其内部设置隔离墙,可将相邻的通道之间隔开,发光芯片设置在内盖板上,可防止相邻通道的光耦之间产生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四通道表面贴装半导体光电耦合器,包括金属陶瓷壳体1,金属陶瓷壳体1内由三个隔离墙2(图中仅示出一个)隔离为四个空腔3(图中仅示出两个),每个空腔3内设置一个内盖板4,每个空腔3内设置一个发光芯片5和一个光敏芯片6,发光芯片5安装在内盖板4上,发光芯片5与第一负极(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负极引出金属陶瓷壳体1外,空腔3内设置第一键合丝7,发光芯片5通过第一键合丝7与第一正极(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正极引出金属陶瓷壳体1外;光敏芯片6与第二负极8连接,第二负极8引出金属陶瓷壳体1外,空腔3内设置第二键合丝9,光敏芯片6通过第二键合丝9与第二正极10连接,第二正极10引出金属陶瓷壳体1外。
第一正极、第一键合丝、发光芯片和第一负极组成第一导体通路;第二正极、第二键合丝、光敏芯片和第二负极组成第二导体通路;使用时,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接通电源,发光芯片中有电流通过时发光,光线引起光敏芯片中产生电流,从在第二导电通路中产生电流。
内盖板4可遮住隔离墙2与金属陶瓷壳体1之间的缝隙,可避免相邻通道之间的光产生互扰。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普北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普北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7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