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化配变终端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7591.1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5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盛万兴;孙军平;张海龙;范闻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化 终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电压等级在10~35kV多功能智能化配变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实现电压变换的电气设备,在用电端,通过变压器将高压传输的电压降低后供给用户使用,在配电网中,配变直接面向用户,数目繁多,安装位置分散,自动化、远动化程度低。电力公司迫切需要通过配变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中的配变进行管理,实现配变运行的智能化。
在我国现今运行的配电网中,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安装配变终端单元(TTU)监视配电变压器的电压、电流等多种运行参数的变化,以此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多数TTU都不具备无功补偿控制功能,而配电系统又同时要求有无功补偿控制器来控制电容器投切实现无功的分散补偿。同时,目前实现远程抄表和谐波监测,需要单独配置台区集中器和谐波监测装置,这样就出现了多套自动化装置并列运行的状况,造成了成本上的浪费,也给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配变终端只能单一的对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而不具备电能质量监测和动态无功补偿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配变监测、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监测以及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自动调容于一 体的终端装置。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智能化配变终端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分别和主控模块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CT模块、PT模块、滤波电路、A/D采样电路、锁相环电路和异步计数器,所述CT模块、PT模块分别通过滤波电路与A/D采样电路连接,A/D采样电路与控制模块连接,锁相环电路一端与PT模块连接另一端连接异步计数器;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时钟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和开关量输出电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A/D采样电路、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异步计数器的信号分别输出到A/D采样电路、数据处理单元,时钟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和开关量输出电路分别连接到控制单元;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由控制单元控制的RS232/RS485接口、USB接口、GPRS接口、以太网接口和WSN无线收发接口;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包括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显示器、操作键盘和LED显示灯;
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为控制装置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包括顶面、底面、前面板、后面板和侧面板,所述箱体内安装有背板,背板安装在后面板上,所述后面板上有预留接口,所述液晶显示器、操作键盘箱体和LED显示灯安装在前面板上,所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安装在开关量板上,所述PT模块、CT模块、滤波电路、A/D采样电路、锁相环电路和异步计数器安装在采样板上,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时钟电路安装在控制板上,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电源板上,所述RS232/RS485接口、USB 接口、GPRS接口、以太网接口和WSN无线收发接口安装在通信板上,所述开关量板、采样板、控制板、电源板和通信板采用背插式结构安装在箱体内的背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预留接口内包括预留模拟量采集插口、开关量输入和输出插口、通信插口以及电源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通信插口包括RS232/RS485接口、USB接口、GPRS接口、以太网接口和WSN无线收发接口;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箱体顶面和底面内表面分别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安装导轨,安装导轨的一端安装有导轨卡钳,所述开关量板、采样板、控制板、电源板和通信板的上、下边分别插在顶面和底面的安装导轨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开关量板、采样板、控制板、电源板和通信板与背板之间采用OUPIIN 9001-36321C00A端子实现自由插拔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7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