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自动调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8115.1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林;崔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F15B15/18;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姚铁;王伟锋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自动 调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油井注水的水力自动调压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过程中,为了将原油从地下岩层的缝隙间趋出,往往需要向油井内注水。而不同的油井内的压力不同,有高有低,因此注水时所要求的注水压力也不尽相同,高压井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实现注水,低压井则不需要过高的压力。对于油井注水的传统做法是采用高压泵对高压井进行注水,为了使高压泵能对低压井同时进行注水,通常通过阀门节流,控制流量的方法来进行。为了使水压提高,能实现对更高压力的井注水,往往需要功率很大的水泵,因此能量消耗很大;同时,采用高压泵向低压井注水的做法,也会造成严重的能量巨大浪费,而且注水效果也不好,对开采工作中造成诸多不便。
针以上技术问题,有技术利用进水自身的压力,采用调压缸、水油能量转换器、电磁换向阀等来控制注水流,以期实现水力自动调压注水的目的。但该技术通过水油能量转换器实现利用水压向油路加压,再通过油路压力变换控制桥式插入式阀件实现进出口水路的变换,这种做法虽然利用了水压自动向油路加压,但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是该专利技术方案中没有公开完整的控制油路的技术方案,实践中根据此专利的描述无法实现控制油路的连续循环工作,二是漏失的水和油动力液不但造成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三是不能提供稳连接定的控制油压,导致注水工作的不稳定,四是水介质容易腐蚀管道,影响油路的工常工作;同时,该技术的调压缸的换向设备和缸筒之间的连接都存在很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油路控制设备来控制注水的水路,利用固定压力的一级泵站实现对高压井和低压井同时进行稳定注水,且设备使用寿命长,换向稳定,精准度高的水力自动调压的注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水力自动调压装置,包括注水设备、液力缸、油路控制设备和PCL控制器,所述液力缸包括由连接体连接的左缸筒和右缸筒,液力缸内设有两端带有活塞的连杆,活塞、连杆和连接体将左缸筒和右缸筒分隔为A腔、B腔、C腔、D腔四个工作腔,所述每个工作腔分别设有A口、B口、C口、D口四个进出水口;所述注水设备包括一级泵站、工作口控制设备、高压井和低压井,所述工作口控制设备包括进水口,B工作口,C工作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一级泵站连接,所述B工作口与所述B腔连接,所述C工作口与所述C腔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低压井连接,所述一级泵站通过A腔输入单向阀和D腔输入单向阀分别与所述A腔与D腔连接,所述A腔与D腔分别通过A腔输出单向阀和D腔输出单向阀与高压井连接;所述油路控制设备包括工作口开关和先导设备,所述工作口开关包括四个液控单向阀A、B、C、D,所述先导设备包括与所述PCL控制器连接的先导电子球阀A和B,所述先导电子球阀A与所述液控单向阀A、D连接,先导电子球阀B与所述液控单向阀B、C连接,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PCL控制器连接的左接近开关和右接近开关,所述油路控制设备还包括油泵和油箱,所述油泵和PCL控制器连接,所述油泵和油箱分别和所述先导设备连接,在油泵和先导设备之间设有输油单向阀。
所述先导电子球阀A上设有排油通道A和进油通道A,所述先导电子球阀B上设有排油通道B和进油通道B。
所述输油单向阀和先导设备之间设有蓄能器和压力传变送器,所述压力传变送器与PCL控制器连接。
所述输油单向阀和油泵之间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油箱连接。
所述蓄能器通过截油阀与油箱连接。
所述左缸筒、右缸筒和所述连接体之间的连接为法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为:由于采用了独立的循环油路控制设备对注水的水路,使得注水设备在往高、低压井注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强,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了能耗;注水效果更好,且无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