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以及使用该传感器的电动转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8291.5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李翊;李军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航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东莞市易方鑫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李军 |
主分类号: | G01L3/10 | 分类号: | G01L3/10;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5235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电 接触 扭矩 传感器 以及 使用 电动 转向 装置 | ||
1.一种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包括通过施加扭矩而旋转的旋转轴(11),以及环绕该旋转轴(11)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外侧设有与旋转轴同轴向的传感线圈(13A、13B),传感线圈(13A、13B)与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之间具有一段间隙,传感线圈(13A、13B)的信号输出端与扭矩计算单元(1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的轴向宽度W1大于传感线圈(13A、13B)的轴向宽度W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的轴向宽度W1与传感线圈(13A、13B)的轴向宽度W2满足如下关系式:1.1<(W1/W2)<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是在所述旋转轴(11)表面上形成的Al-Ni-Fe磁性材料伸缩薄膜。
4.一种使用上述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与转向轮连接的转向轴(21),以及以转向轴(21)作为旋转轴的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20),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20)与由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64)连接,控制装置(64)连接用于将辅助转向力施加于转向轴(21)的电机(4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20)包括环绕转向轴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外侧设有与转向轴同轴向的传感线圈(13A、13B),传感线圈(13A、13B)与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之间具有一段间隙,传感线圈(13A、13B)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64)的扭矩计算单元连接,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的轴向宽度W1大于传感线圈(13A、13B)的轴向宽度W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20)的磁电式非接触检测环(14A、14B、14C)的轴向宽度W1与传感线圈(13A、13B)的轴向宽度W2满足如下关系式:1.1<(W1/W2)<1.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使用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辅助转向力施加于转向轴的电机(42)通过动力传送机构(35)与转向轴(21)连接,动力传送机构(35)包括固定在电机传送轴(43)上的蜗杆齿轮(44),以及固定在转向轴(21)上的蜗轮(45),蜗杆齿轮(44)与蜗轮(45)相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磁电式非接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轴的下部(21b)通过齿条和齿轮机构(34)连接拉杆(46),拉杆(46)的外端与车辆的前轮(6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航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东莞市易方鑫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李军,未经东莞市精航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东莞市易方鑫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2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油箱的试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耗能称重传感器及磅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