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机用多模拟量输入隔离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8679.5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翟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宋海宁 |
地址: | 06302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机用多 模拟 输入 隔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机用多模拟量输入隔离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焊机产品中,越来越多地采用MCU控制,且电焊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如果用于调节各种焊接参数的模拟量信号直接与MCU相连接,则各种干扰信号就有可能对MCU造成干扰,进而影响MCU的正常工作,特别对于采用逆变技术的电焊机产品,其本身焊机内部就存在各种高频及其它干扰信号,更容易干扰模拟量信号,导致MCU处理模拟量信号时出现异常,影响焊机的正常工作。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通常模拟量信号的输入不直接与MCU相连接,而是通过线性隔离后再与MCU连接,以保证模拟量信号的真实性及MCU工作的可靠性。
在电焊机产品中,往往存在多种模拟量信号,现在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一路或两路模拟量信号线性隔离后分别送到MCU,如图1所示,此种方式需要多路线性隔离电路,成本比较高。即使是两路模拟量信号共用一路线性隔离电路,其控制信号在一个焊接过程中至多切换一次,这样就对两路模拟量信号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并不能使任意两路模拟量共用一路线性隔离电路。MCU接收到的模拟量信号的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焊机用多模拟量输入隔离电路。保证了模拟量信号的真实性及MCU工作的可靠性,并简化了线性隔离电路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焊机用多模拟量输入隔离电路,包括模拟信号输入切换电路、线性隔离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及MCU,其特征是:线性隔离电路仅为一路。
进一步,模拟信号输入切换电路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按一定的周期选通各路模拟量信号,并分时地将选通的模拟量信号切换至线性隔离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如下之一的优点:
保证了模拟量信号的真实性及MCU工作的可靠性,并简化了线性隔离电路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多路模拟量信号按照一定的周期分时地送至线性隔离电路,可以由一路线性隔离电路达到现有技术中多个线性隔离电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线性隔离电路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模拟量信号工作时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机用多模拟量输入隔离电路。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拟量信号工作时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焊机用多模拟量输入隔离电路,包括模拟信号输入切换电路、线性隔离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及MCU,其特征是:线性隔离电路仅为一路。
具体地,模拟信号输入切换电路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分时地将模拟量信号送至线性隔离电路,经信号处理电路后输入到MCU,MCU根据控制信号的状态来识别并处理相应的模拟量信号,所有的模拟量信号均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输入到MCU。MCU接收到的模拟量信号的工作时序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各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只是省略了线性隔离电路的数量,即本实用新型中线性隔离电路只有一路。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模拟量信号的真实性及MCU工作的可靠性,并简化了电路数量、降低了成本。
下面将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一路线性隔离电路实现信号隔离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以五路模拟量信号为例,焊接电流信号与收弧电流信号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选通一路,并将选通的模拟量信号切换至线性隔离电路。同样,焊接电压信号与收弧电压信号也需要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选通一路,并将选通的模拟量信号切换至线性隔离电路。对于电弧控制信号而言,则直接与线性隔离电路相连。由于至多只能在两路中选通一路模拟量信号,这样,在只有五路模拟量信号时,就需要三路线性隔离电路,从而增加了成本;而且其控制信号在一个焊接过程中至多切换一次,这样就对共用一路线性隔离电路的两路模拟量信号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并不能使任意两路模拟量共用一路线性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多路模拟量信号中分时选通各路,并将选通的模拟量信号切换至线性隔离电路,以减少线性隔离电路的数量。具体实现上,模拟信号输入切换电路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周期选通各路模拟量信号,并分时地将选通的模拟量信号切换至线性隔离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置配气凸轮轴与摇臂滚轮的润滑结构
- 下一篇:机械开孔起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