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8997.1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芳;杨海燕;赵作军;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光正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压缩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特别是一种用于冷却压缩气体的空气压缩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压缩机在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压机的发展趋势也由螺杆式空压机逐渐转向活塞往复式空压机,现有的空气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大多在气体压缩腔的外部设置有冷却腔,通过冷却腔内的冷却水直接在气体压缩过程中进行冷却,然而,随着活塞往复式空压机的诞生,空压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能够产生现有设备无法生产的高压气体,因而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冷却设备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另外压缩气体在冷却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冷凝水,影响压缩气体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冷却压缩气体并且去除冷凝水,提供真正清洁压缩气体的空气压缩机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驱动、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与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相接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气体压缩腔外部的冷却腔以及位于各冷却腔之间的冷却器,冷却器的内部设置有气体管路,气体管路与冷却器壳体之间设置为冷却水通道,气体管路通过接管与气体压缩腔相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冷却系统设置有油冷却器,气体压缩腔设置有三级,冷却腔包括一级冷却腔、二级冷却腔、三级冷却腔,冷却器包括位于一级、二级冷却腔之间的一级中间冷却器、位于二级、三级冷却腔之间的二级中间冷却器以及位于三级冷却腔和储气装置之间的后冷却器,冷却水的流向如下:进水管路→油冷却器→一级冷却腔→一级中间冷却器→二级冷却腔→二级中间冷却器→三级冷却腔→后冷却器→出水管路。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水管路还与二级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相接,所述的二级中间冷却器还与一级中间冷却器相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级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与出水管路相接,一级冷却腔与出水管路相接,一级中间冷却器与后冷却器相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冷却器还设置有自动脱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不仅包括气体压缩腔外部的冷却腔,而且在各冷却腔之间还设置有冷却器,使得气体先在压缩的过程中冷却,气体经过一级气体压缩腔进入下一级气体压缩腔需要经过冷却器,使得压缩气体充分的冷却,另外,冷却器内设置有自动脱水器,将压缩气体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与压缩气体分离,从而产生真正清洁的压缩气体,本实用新型冷却效果好,能够适用于活塞往复式空压机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管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驱动、进水管路1、出水管路2以及与进水管路1出水管路2相接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气体压缩腔外部的冷却腔以及位于各冷却腔之间的冷却器,冷却器的内部设置有气体管路,气体管路与冷却器壳体之间设置为冷却水通道,气体管路通过接管与气体压缩腔5相接。所述的冷却系统设置有油冷却器6,气体压缩腔5设置有三级,冷却腔包括一级冷却腔7、二级冷却腔8、三级冷却腔9,冷却器包括位于一级、二级冷却腔7、8之间的一级中间冷却器10、位于二级、三级冷却腔8、9之间的二级中间冷却器11以及位于三级冷却腔9和储气装置13之间的后冷却器12,冷却水的流向如下:进水管路1→油冷却器6→一级冷却腔7→一级中间冷却器10→二级冷却腔8→二级中间冷却器11→三级冷却腔9→后冷却器12→出水管路2。所述的进水管路1还与二级中间冷却器11、后冷却器12相接,可以直接为其提供冷却水,所述的二级中间冷却器11还与一级中间冷却器10相接。所述的二级中间冷却器11、后冷却器12与出水管路2相接,一级冷却腔7与出水管路2相接,一级中间冷却器10与后冷却器12相接。所述的冷却器还设置有自动脱水器。
工作时,通过冷却水驱动使得冷却水在冷却系统内循环,从而将压缩空气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光正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光正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