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9100.7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盛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盛禧 |
主分类号: | B65D85/30 | 分类号: | B65D8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接 包装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接包装用缓冲材结构体,尤其涉及一种以U型管体、U型嵌入体及加强折片所组成装制的承接包装用缓冲材结构体。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于包装或捆包用的缓冲材料,为了不损坏电器、电子产品、机械组件、玻璃产品、瓷器及精密组件,利用包装用缓冲材尤为重要,其中缓冲材包括有泡沫苯乙烯树脂及厚的瓦楞纸作为缓冲材料,往往对于电器、机械组件、玻璃产品、瓷器可以胜任,但是在于现今非常重视环保观念下,对于泡沫苯乙烯树脂材料会遭受到排斥,因此往往仍要以纸材包装结构的改变作为精密组件的保护,尤其是精密型笔电的包装运送,然而,一般传统型的纸材缓冲材的保护往往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承接包装用缓冲材结构体,以增强其缓冲保护的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主要是由U型管体、U型嵌入体及加强折片所组成,其中,U型管体为中央形成凹槽体,并在凹槽体的内部侧壁的中央位置设有圆弧状体作为加强缓冲的作用,其凹槽体设有外部侧壁与内部侧壁,而外部侧壁的左侧端面、右侧端面及底部端面设有U形槽作为加强作用。U型嵌入体呈U型体,并设有内侧壁及外侧壁,而外侧壁设有V形槽,U型嵌入体插入U型管体两端的外部侧壁与内部侧壁之间。加强折片由一短片体与长片体折迭形成一加强抵片,其中在插入U型管体两端的U型嵌入体内侧壁插入加强折片,使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两相向的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所形成的凹槽(承接空间)承接被包装物时,被包装物受到外力冲击也不会造成损伤,从而使该产品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电子产品、精密机械产品、玻璃产品及瓷器产品上。
本创作的产品具有如下的特性:
(1)、使用再生纸制作缓冲材,可以多次使用利用,环保无公害,且降低了成本。
(2)、通过在U型管体的中央设有加强圆弧状体及外部侧壁设有多个U形槽,加强了本创作产品受外部压力时对冲击力的吸收性。
(3)、通过在U型管体两端插入U型嵌入体,可以防止被包装物产生横向偏移。
(4)、由于U型管体的两端插入的U型嵌入体的内侧壁插入加强折片,在加强折片的保护作用下,使被包装物受重击后不会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U型管体的剖面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U型嵌入体的剖面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折片的剖面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U型嵌入体的立体图。
图1(e)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折片的立体图。
图1(f)为本实用新型U型管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的立体组装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立体组装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承接包装用缓冲材结构体1’,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主要包括有U型管体1、U型嵌入体21,21’及加强折片31,31’所组成。其中,如图1(a)及图1(f)所示,U型管体1为中央形成凹槽体16与凹形承接空间16’,并在顶端设有弧型凸体17,17’,且在凹槽体16的内部侧壁11’的中央位置设有圆弧状凸体15作为加强作用;凹槽体16并设有外部侧壁11与内部侧壁11’,而外部侧壁11的左侧端面10适当处设有两个U形槽14,右侧端面10’适当处设有两个U形槽14’,底部端面12适当处设有两个U形槽13作为U型管体1的加强缓冲作用。
请参阅图1(b)及图1(d)所示,U型嵌入体21呈倒U型体,其设有内侧壁25及外侧壁23,而外侧壁23设有V形槽24,并由内侧壁25及外侧壁23形成插入头22,插入头22作为U型嵌入体21插入U型管体1两端的外部侧壁11与内部侧壁11’之间。
请参阅图1(c)、图1(e)及图2所示,其中加强折片31,31’是由一短片体311,311’与长片体312,312’折迭相连接处形成一加强抵片313,313’并于两端形成斜体面314,314’,其中加强折片31插入U型管体1两端的U型嵌入体21内侧壁2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盛禧,未经郭盛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