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垫脚靴的幼儿用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9262.0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东圭 |
主分类号: | A41B13/06 | 分类号: | A41B13/06;A43B3/30;A4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垫脚 幼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垫脚靴的幼儿用褓(The baby wrapper for footsupport shoes is had),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垫脚靴的幼儿用褓,该幼儿用褓在背带部连接有能够装卸的垫脚靴,将幼儿的脚放入幼儿用褓内,从而防止幼儿的腿往下悬吊,并且使得腿不受压迫。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幼儿用褓在将幼儿背在后背或者抱在前胸时能够利用背带将幼儿以包裹状态背在肩上,从而不仅使得幼儿维持舒服的状态,而且使得背幼儿的人能够在舒服的状态下步行。
如图1所示,这种现有的幼儿用褓10包括:能够支撑幼儿的后背的本体部20;在所述本体部的下部通过一体化或者缝纫进行延长,并且以两侧朝外侧展开的状态能够放入幼儿臀部的垫部30;在所述本体部的上部,支撑幼儿的头的、能够安装、拆卸的垫头部40;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部的上端两侧和垫部30的两侧末端的、能够背在使用者的肩上的背带部50。
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幼儿用褓10,在本体部20托住幼儿上体的后背部的状态下,在垫部30放入臀部,并且使得幼儿腿从所述垫部30和背带部50之间伸出以放在垫部30,从而防止幼儿掉落。
在这种状态下,将所述幼儿用褓置于使用者的后背或者前胸,并且将背带部50挂在肩上,从而能够以舒服的状态背上或抱着幼儿。
但是,上述的现有的幼儿用褓,要放入幼儿臀部的垫部中向两侧延长的延长翼31部分作为幼儿在放入的状态下腿向外部伸出时与大腿部分直接接触的部分,而为了最小化给所述大腿部分的压迫感,单纯地使延长翼31具有弯曲的任意形状,使得幼儿的体重施加到挂在垫部的延长翼上的大腿上,从而会在腿上产生痛感。这时,幼儿无法传达意向,从而在不能准确地叫疼的状态下被抱着。现有的幼儿用褓具有:被褓包裹的状态下步行时因步行时产生的摇晃导致大腿部分与延长翼磨蹭从而淤青的问题,以及无法顺畅地进行血液循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垫脚靴的幼儿用褓,将幼儿抱在前胸的状态下,为了防止幼儿腿往下悬吊,托住幼儿的膝盖以使其弯曲,从而防止幼儿的腿在保护者和幼儿用褓之间被压迫,从而能够预防腿部皮肤脱落等伤情,并且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血液循环,增进了健康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幼儿用褓的背带部形成有连接环;并且通过固定于所述连接环的固定钩,以可拆装的方式形成有可放入幼儿的腿而托住腿以弯曲膝盖的垫脚靴。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形成有开闭装置,如:拉链、“维可牢”带等,以从后部简单地将幼儿的腿放入垫脚靴内部。
如上所述,在幼儿用褓的背带部通过固定钩来连接能够装卸的垫脚靴,使幼儿的脚放入垫脚靴内,以通过幼儿用褓抱住幼儿,使得幼儿在膝盖被弯曲的状态下,防止腿往下悬吊,从而防止幼儿的腿受到压迫,以顺畅地进行血液循环,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没有害处,还使得保护者能够安心抱住幼儿步行,从而能够最大化使用者的信赖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幼儿用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垫脚靴的幼儿用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的后面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安装垫脚靴的状态下的幼儿用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幼儿用褓 110:靠背部
120:垫臀部 121:延长翼
130:垫头部 140:背带部
150:连接环 200:垫脚靴
210:靴子本体 211:连接片
212:开闭装置 220:连接绳
221:结合钩 230:连接带
231:固定钩 232:长度调节扣
240、241:缓冲垫 250:套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垫脚靴的幼儿用褓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的后面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靴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安装垫脚靴的状态下的幼儿用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东圭,未经林东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板
- 下一篇:铝电解槽阴极熔池内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