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9299.3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玮;郑秀琼;陈宗杰;蔡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照明装置的领域中,传统照明光源一般为日光灯,其发光原理为利用电流在氩气中放电激发水银蒸汽而产生紫外线,并令紫外线被磷质层吸收而发出可见光以进行照明。在使用后期时,因激发状态逐渐不稳定,使日光灯亮度大幅减少,且会有明暗闪烁的现象,若日光灯损坏破裂,其中的重金属及水银蒸汽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另外,日光灯需装设电子式安定器或高频点灯器,具有启动速度慢、耗电量高、及发热量高等缺点。随着节省能源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逐渐开始发展应用于灯具照明以取代日光灯,发光二极管为冷光源,具有体积小、发热量低(无紫外线辐射)、耗电量低(低电压、低电流启动)、寿命长、反应速度快、环保(耐震、耐冲击、无水银污染)等优点。
公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灯壳、连接灯壳的透光罩、设置在灯壳及透光罩之间的分隔板、及设置在分隔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电路板和分别固接在电路板两面的散热器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然而,公知发光二极管灯具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发光二极管模块固定设置在灯壳及透光罩组合的内部空间,无法依据实际照明需求来随时扩增或缩减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数量,因而大幅降低灯具的实用性及灵活性使用范畴,且在生产各种不同规格或功率的灯具时,需分别开设相应的模具,如此将增加生产成本及制造时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照明装置,可依据实际照明亮度的需求而将装置作灵活性的调整组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照明装置,包括支架结构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照明模块;所述支架结构为U型框体,在所述U型框体的开口端向外延伸有一对轨道;所述各照明模块依序串接在所述支架结构上,所述各照明模块均包含有连接所述轨道的散热基座、安置在所述散热基座底部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及分别固定在所述散热基座顶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散热鳍片,所述各散热鳍片开设有供所述轨道穿设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模块化设置,可依据周围环境的实际照明需求,将装置作灵活性的调整组配,从而快速组装出不同功率的产品。例如,缩减照明模块的数量能够节省能源,扩增照明模块的数量能够加强照明亮度。由此能大幅降低模具开设成本,扩展使用范围及场域,且照明模块为规格化,其具有互换共用的特性,得以降低存料及库存,又利用照明模块串接在轨道上并加以固定,从而能增加照明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横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少照明模块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多照明模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模块化照明装置组合后的横向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以多组照明模块并列的立体组合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座连接中空管的立体组合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座枢接U型框体顶面的立体组合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增设外罩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架结构100 U型框体110
中空框体110’ 枢孔111
轨道120、130 扩大部121、131
导槽140
承载座150 穿孔151
枢轴160 中空管170
照明模块200、200’ 散热基座210
发光二极管组件220 电路板221
发光二极管222
散热鳍片230 缺口231
盖板300 通孔310
固定元件400
遮蔽组件500 檐板510
支柱520
跨接板600
承载板700
外罩800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