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9585.X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傲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升隆电线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8 | 分类号: | H01R13/6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2375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 置换 装置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器插头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器设备的使用通常要使用电源插座来插接插头,有时电源插座不是单一插头结构,而是可插入多个插头的多组设有保险的排插结构,由于多组插座插接多个电器的插头,因而会因为其中一个电器电流负荷较大使插座中保险丝熔断,切断电路,从而就会影响到其它插接的电器断电停止运行,中断正常工作,必须更换插座的保险管方可恢复所有电器的正常工作,这种插座的保险方式,存在着即会影响其它电器正常运行,也会因更换插座保险管显得不方便。
特别是根据国外UL标准设计规定,要求一部分电器产品(如电风扇、暖风机等)使用的电源保险装置必须放置于插头火电线中。由于这种原因,有些电器插头内就设有与导线连接的保险管,但是都存在着因电流过大保险管熔断的现象,由于结构的原因,存在着有的插头中保险管不能更换,有的插头中保险管不易更换的问题,影响到电器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安全可靠的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在符合国外UL标准设计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将原先在插座中安放保险的方式改为在插头体内设置保险管置换装置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插座或插头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包括一个插头本体和电源线,在插头本体的型腔中设有一个由内架主体、内架上盖和内架保护门组成的保险置换装置,电源线其中的一根线与内架主体上设有的“U”型接线端子铆压连接,保险管一头接与“U”型接线端子,另一头接与内架主体一侧安装的“L”型火线插脚,电源线的另一根线与保险置换装置外侧的零线插脚铆压连接,所述的保险置换装置与插头本体注塑成一体;内架上盖在插头本体正面形成安装保险管的开口,内架保护门由插头本体前面的开口插入将其盖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内架上盖还设有凸块,所述的内架保护门端头设有凸缘。
所述的内架保护门还设有与内架主体凹槽位置配合的半圆柱凸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先在插座中安放保险的方式改为在插头体内设置保险丝置换装置的方式,在插头本体保险置换装置的型腔中安放保险管,仅对该电器设施的电流负荷过载起到保护作用,而不影响在插座上的插接的其它电器正常工作运行,当该插头因故障保险管熔断后,只需抽开插头保险置换装置内架保护门,就可方便的更换保险管让电器正常运转。本实用新型结构不仅适合于我国各类插头产品的改进,也符合美国UL产品标准规范要求。
本实用使用新型最明显的结构特征是需要通过工具将内架保护门拉出,才能进行保险管的更换,且在正常使用时无法更换或触摸到带电的保险管,避免了使用中或孩童玩耍可能造成的误触电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内架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内架保护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头本体,2.电源线,3.内架主体,4.内架上盖,5.内架保护门,6.“U”型接线端子,7.保险管,8.“L”型火线插脚,9.零线插脚,10.凸块,11.凸缘,12.半圆柱凸条,13.圆弧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带保险置换装置的插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个插头本体1和电源线2,在插头本体1的型腔中设有一个由内架主体3、内架上盖4和内架保护门5组成的保险置换装置,电源线2其中的一根线与内架主体3上设有的“U”型接线端子6铆压连接,保险管7一头接与“U”型接线端子6,另一头接与内架主体3一侧安装的“L”型火线插脚8,电源线2的另一根线与保险置换装置外侧的零线插脚9铆压连接,所述的保险置换装置与插头本体1注塑成一体;内架上盖4在插头本体1正面形成安装保险管(7)的开口,内架保护门5由插头主体1前面的开口插入将其盖严。
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的内架上盖4还设有凸块10,所述的内架保护门5端头设有凸缘11。
如图4所示,所述的内架保护门5还设有与内架主体凹槽位置配合的半圆柱凸条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升隆电线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升隆电线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