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烟气脱CO2再生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0005.9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彬;李清方;张新军;宋辉;闫广宏;王翀;刘海丽;孙志英;张宁宁;王冰;刘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1B31/20;B01D53/96;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2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烟气 co sub 再生 反应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气采用复合胺法脱燃煤烟气CO2的再生反应器,为从中提高吸收剂的脱碳能力,脱下的CO2尽可能多的从吸收剂中解析出来,使吸收剂得到再生,并获得更丰厚的CO2气体。
二、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CO2强化驱油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而稳定的CO2气源相对短缺,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CO2气井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的CO2,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复合胺法脱除烟道气中的CO2,并通过CO2提纯工艺将CO2转化为稳定的驱油用气源,即达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减少了CO2温室气体的排放。复合胺法脱CO2系统内可分为脱CO2和再生两大子系统。脱CO2吸收过程和解析再生过程有许多条件是矛盾而统一的,所以必须兼顾,且解析再生是脱CO2操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直接决定着脱CO2效率和吸收塔阻力的控制。再生反应器的主要作用就是:①继续再生反应,将解析出的CO2尽可能地分离出去;②对吸收剂进行加热再生,使其加大吸收塔中脱CO2反应的强度和反应的完全程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胺法脱燃煤烟气CO2的再生反应器,通过再生反应器能够提高吸收剂的脱碳能力,使吸收剂中的CO2尽可能多的解析出来,简化脱碳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脱碳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和裙座组成,壳体设为立式圆筒形,裙座与壳体的下封头处焊接,壳体的下部设为积液腔,中部设为下过滤分离腔,上中部设为上过滤分离腔,上下过滤分离腔之间设为缓冲腔,上上部设为CO2富液布液腔;在壳体上封头顶下部设有补雾器,顶上部设有再生气出口和卸压口;在CO2富液布液腔内设有喷淋器,喷淋器与水平插入壳体的喷淋管相连;在上过滤分离腔的顶部安装有带布液孔的压板,底部设有栅板,在腔内安装有横向或纵向波纹板;在下过滤分离腔顶部安装有带布液孔的压板,底部安装有栅板,腔内填有不规则填料;在积液腔的右周侧的中上部至下部逐序设有溶液出口、气液出口、补液口、贫液出口;在下封头底部设有排污口。补液口可向再生反应器中补充吸收液。在上过滤分离腔和下过滤分离腔的下部周侧设有人孔卸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设备设有两层填料,上层为整装波纹填料,下层为不规则填料,富液经过上层填料后均匀分布,增大接触面积,通过下层不规则填料进一步强化气体解析,提高溶液再生效率。
2、由于再生效率高,降低了再生反应器的容积,同时有利于CO2的吸收,强化了吸收过程;
3、设备投资少、效益高、经济效益显著。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
1、壳体2、再生气出口3、卸压口4、喷淋管5压盖6、整装波纹填料7、栅板8、不规则填料9、溶液出口10、气液进口11、补液口12、贫液出口13、裙座14、排污管15、卸料口16、补雾器
五、实施例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气采用复合胺法脱CO2工艺时的再生反应器,由壳体1、再生气出口2、卸压口3、喷淋管4、压盖5、整装波纹填料6、栅板7、不规则填料8、溶液出口9、气液进口10、补液口11、贫液出口12、裙座13、排污管14、卸料口15、补雾器1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再生反应器顶部设有再生气出口2、卸压口3,在再生反应器侧面上部设有喷淋管4,在再生反应器内部设有两层填料,上层为整装波纹填料6,下层为不规则填料8,填料的上方设有压盖5,底部有栅板7,填料底部壳体1周侧设有卸料口15,方便填料的更换,再生反应器下部外侧设有溶液出口9,部分富液经过溶液出口9进入到溶液再沸器,经过溶液再沸器加温后通过溶液出口9下方的气液进口10重新回到再生反应器,再生反应器外侧下部设有贫液出口12,再生后的贫液经过此贫液出口进入后续吸收流程,在再生反应器底部设有排污口14。复合胺法脱CO2工艺的再生反应器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富液经过喷淋管4进入到再生反应器内部后喷淋到上层整装波纹填料6后,经过填料均匀布液,使富液中的CO2气体尽可能多的解析出来,富液流入下层不规则填料8后,进一步强化解析过程,提高溶液再生效率,解析出的CO2等气体通过再生反应器顶部的再生气出口2进入后续气体处理流程,再生后的溶液通过贫液出口12进入后续吸收流程,其中部分富液通过溶液出口9进入到溶液再沸器,经过溶液再沸器加热后从气液进口10重新回到再生反应器内部,这部分富液进一步解析再生成贫液,通过贫液出口12进入后续吸收流程,在贫液出口12上方设有补液口11,通过该口可向再生反应器中补充吸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0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空分法注氮控氧防火装置
- 下一篇:烟道除尘、脱硫、降温的净化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