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肥施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1495.4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良;杜保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先良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肥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化肥施肥器。
背景技术
在给现有作物进行化肥施肥时,通常是人工撒施,然后再用翻耕用土进行覆盖,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特别是手部会经常性接触化肥,既不卫生,又会对手部造成不适影响,而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极低;翻耕用途的掩埋度不同,致使多量化肥仍然覆在土层表面,这样作物吸收的肥料养分极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化肥施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肥施肥器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施肥器的结构包括背桶、输料管和注射筒,注射筒通过输料管与背桶相连接,注射筒包括握杆,注射杆和手持筒,中空的注射杆上端与握杆相连接,注射杆下端穿入手持筒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注射杆上中部设置有定位体并与手持筒上设置的导向槽相对应,注射杆上部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并与手持筒上设置的进料孔相对应,注射杆下端设置有注入孔并与手持筒上设置的出料孔相对应。
输料管连接在手持筒的进料孔上。
注射杆、手持筒下端呈锥形并相配合。
通孔与进料孔内径相同。
注入孔与出料孔内径相同。
手持筒外壁下部设置有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人体直接与化肥相接触,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化肥的效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化肥施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握杆,2、注射杆,3、导向槽,4、通孔,5、定位体,6、手持筒,7、脚踏板,8、出料孔,9、注入孔,10、进料孔,11、输料管,12、背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施肥器的结构是由背桶12、输料管11和注射筒组成的,注射筒通过输料管11与背桶12相连接,注射筒包括握杆1,注射杆2和手持筒6,中空的注射杆2上端与握杆1相连接,注射杆2下端穿入手持筒6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注射杆2上中部设置有定位体5并与手持筒6上设置的导向槽3相对应,注射杆2上部侧壁上设置有通孔4并与手持筒6上设置的进料孔10相对应,注射杆2下端设置有注入孔9并与手持筒6上设置的出料孔8相对应;输料管11连接在手持筒6的进料孔10上;注射杆2、手持筒6下端呈锥形并相配合;通孔4与进料孔10内径相同;注入孔9与出料孔8内径相同;手持筒6外壁下部设置有脚踏板7。
使用时,手握握杆1,逆时针旋转90度,将化肥倒入背桶12中并背在身上,手握手持筒6,待到达需要施肥的地方,将手持筒6底部插在地上,脚踩脚踏板7,并手推握杆1,将注射筒6插入地中,到达一定深度后,顺时针将握杆1旋转90度,此时,通孔4与进料孔10对接,注入孔9与出料孔8相对接,化肥便通过输料管11进入注射杆2中并落入注射杆2底部;向上提起握杆1,此时通孔4上移,进料通道被截断;继续上提握杆1,同时将手持筒6提起,注射杆2内的化肥便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料孔8注入地中。然后逆时针将握杆1旋转90度,把注射杆2推入手持筒6中,再进行下步施肥。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先良,未经史先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1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