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扩展模块化智能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2455.1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斐;任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1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 模块化 智能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是一种智能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扩展模块化智能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智能天线采用多个阵元的阵列天线来获得较高的口径增益,通过改变单元和阵元的数量以及阵元之间的间距可获得不同系列的智能天线。目前的智能天线大多采用平板式结构,即一块反射板上平铺多列阵元的结构形式,由于此种结构形式的天线已将阵元的数量和阵元间距固化,没有可扩展性,对后续天线没有太大的可继承性,所以对于不同系列的天线还需进行重新设计,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同时,随着天线使用频率的越来越高,其阵元间距也随之变小,若采用整体平板式设计将网络平铺在底板上是很难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智能天线扩展性差,难以实现小间距安装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快速组装的可扩展模块化智能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扩展模块化智能天线,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上横梁3、一个下横梁4和二个纵梁2,上横梁3安装在纵梁2的下端,下横梁4安装在纵梁2的下端,二个纵梁2之间安装有屏蔽板7,在纵梁2的下端上、下横梁4的下部安装有L形端面板5;端面板5与屏蔽板7垂直的一面上安装有连接器6,另一面上安装有与天线相连的锁紧螺母8,在上横梁3上也安装有与天线相连的锁紧螺母8;在上横梁3和下横梁4上均设有数量相等的用于进行阵元组装的安装板1。
所述的安装板1为T形型材,它主要由反射板10和中空竖板11组成,反射板10的两边设有翼板9,竖板10的内腔中设有将其分割分二部分的腹板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型材组装设计,天线整体重量轻、刚度好,可扩展性强,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
2、本实用新型使得天线馈电网络可以竖直安装,为阵元小间距需求提供了馈电网络排布方案,使得天线性能更加优越。
3、本实用新型继承性强,可为不同体制、不同系列的天线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一种可扩展模块化智能天线,它主要由安装板1、纵梁2(数量为至少左右各一根,以便能组成框架)、上横梁3、下横梁4、端面板5、连接器6、屏蔽板7和锁紧螺母8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上横梁3安装在纵梁2的下端,下横梁4安装在纵梁2的下端,二个纵梁2之间安装有屏蔽板7,屏蔽板7位于由纵梁2、上横梁3和下横梁4组成的框架的背面,在纵梁2的下端上、下横梁4的下部安装有L形端面板5;端面板5与屏蔽板7垂直的一面上安装有连接器6,另一面上安装有与天线相连的锁紧螺母8,在上横梁3上也安装有与天线相连的锁紧螺母8;在上横梁3和下横梁4上均设有数量相等的用于进行阵元组装的安装板1。具体实施时,安装板1以采用T形型材为最佳,其结构如图2所示,它主要由反射板10和中空竖板11组成,反射板10的两边设有翼板9,竖板10的内腔中设有将其分割分二部分的腹板12。
纵梁2、上横梁3、下横梁4和端面板5均采用特殊截面铝型材设计,不但重量轻、刚度好,而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纵梁2、上横梁3和下横梁4组成天线框架,上横梁3和下横梁4上可根据阵元的不同数量和间距进行开槽,只要将T型安装板1插入相应的槽口内进行固定,即可实现阵元的快速组装,不但提高了天线的可扩展性,而且使得不同增益的系列化天线得以快速实现;框架下端连接有端面板5(L形),连接器6装于端面板5上;屏蔽板7位于框架背面,用于确保天线对后瓣的抑制,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上横梁3和端面板5上分别装有锁紧螺母8,用于天线与安装支架的连接。T型安装板1为中空结构,由翼板9、反射板10、竖板11和腹板12构成;T型安装板1的设计使得网络可以竖直安装,有效地解决了阵元小间距时阵元网络难以布局的难题;T型安装板1与振子、馈电网络组装成为独立的单元模块,实现了模块化设计;每个阵元可以合理安排工序进行独立组装、调试、试验,不但使得阵元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大大提高了产能。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