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树皮粉碎的锤式再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2494.1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洪伟坚;王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11/06 | 分类号: | B27L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6 江苏省镇江市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树皮 粉碎 锤式再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式再碎机,对木材上剥离下来的树皮进行破碎处理。
背景技术
在人造板、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一般含有10%左右的树皮。树皮内纤维含量低,制板时,树皮在板面会影响美观,在板内会影响产品的强度、尺寸稳定性和耐水性;造纸时,树皮会影响纸张的色泽及增加化学品的用量;因此,需要对树木进行剥皮处理。有的树种的树皮纵向纤维较长,韧性较好,目前,一般采用刀切或锤击的方式对树皮进行处理,刀切的方式易将树皮切断,设备工作时容易产生缠绕、堵塞现象;锤击的方式无法有效地切断树皮,影响到树皮的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切碎树皮、获得大小均匀的碎片的锤式再碎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树皮入口设置在机座的上部,机座上固定圆柱状转子总成,前挡板位于树皮入口和转子总成之间且固定在机座上,底刀呈锯齿状且固定于机座上,转子总成的外表面上固定长锤头和短锤头,长锤头和短锤头沿转子总成的横向圆周方向和纵轴方向分别彼此交错间隔排列,底刀的锯齿端与长锤头的外端相对应。
沿转子总成的横向圆周方向设置磨齿板、筛网和再碎刀,磨齿板固定于底刀的下方,磨齿板的后部固定筛网,筛网的后部固定再碎刀;磨齿板的表面分布磨齿。
本实用新型针对树皮容易缠绕的特点,使树皮疏散,利用长、短锤头的高速旋转,使树皮断裂和破碎;底刀和长锤头之间的剪切强化了对树皮的破碎作用;磨齿板使树皮在磨齿和长锤头的搓揉作用下进一步细化;筛网对破碎后的树皮进行筛分。剪切效果好,避免了树皮的缠绕和堵塞,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机座;2.前挡板;3.底刀;4.磨齿板;5.转子总成;6.筛网;7.再碎刀;8.长锤头;9.短锤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树皮的入口设置在机座1的上部,在机座1上固定旋转的圆柱状转子总成5,前挡板2位于树皮的入口和转子总成5之间且固定在机座1上,前挡板2承受树皮的冲击。底刀3通过底刀组件固定连接在机座1上,底刀3呈锯齿状。在转子总成5的外表面上固定有长锤头8和短锤头9,长锤头8和短锤头9沿转子总成5横截面的圆周方向彼此交错间隔排列,沿转子总成5纵轴方向也彼此交错间隔排列,可降低锤击时的冲击载荷。底刀3的锯齿端与长锤头8的外端相对应形成剪切付,两者之间留有的较小间隙为剪切树皮的间隙,通过安装调节装置可控制底刀3与长锤头8之间的间隙。这种结构使树皮经过入口后,在前挡板2的协助下,转子总成5高速旋转,树皮进入长锤头8与底刀3之间的间隙,在长锤头8和底刀3的切削作用下被破碎。短锤头9可消除转子总成5在长度方向上的切削死角,保证在整个进料宽度对原料的有效锤击。
在底刀3的下方固定有磨齿板4,在磨齿板4的后部固定筛网6,筛网6上固定切削用横板,在筛网6的后部固定再碎刀7。所述磨齿板4、筛网6和再碎刀7均沿转子总成5的圆周方向、面向转子总成5位置处设置。磨齿板4的表面分布有磨齿,树皮经长锤头8与底刀3之间的间隙被破碎后,落在磨齿板4的磨齿面上时,将较宽树皮在长锤头8和磨齿板4的磨齿的作用下进一步破碎,破碎的树皮经筛网6上的横板切削,同时对破碎后的树皮进行筛分排出;较大的树皮经再碎刀7再次破碎,避免树皮跟随转子总成5进入下一个切削周期,这种结构可有效地将树皮切碎,避免了树皮的缠绕和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