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除尘器用可刷式槽形板粉尘再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2690.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2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何美华;徐志海;朱冲;袁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74;B03C3/86;B03C3/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器用 可刷式槽形板 粉尘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除尘器,特别是一种电除尘器用可刷式槽形板粉尘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电除尘器的第一电场能捕集气体含尘量的80%~90%,而且都是粒径比较粗的颗粒,后续电场捕集的粉尘愈来愈细,最后一个电场捕集的粉尘都是微细粉尘。有些微细荷电粉尘还未到收尘极板表面,就被气流带出电场进入大气,还有末电场进行振打清灰时产生的二次扬尘颗粒也直接进入大气。
现在一些电除尘器的生产厂家为了收集这些逃逸的微细粉尘颗粒,普遍是在电除尘器的出口封头处设计一个槽形板装置。这种槽形板装置是由若干块折成槽形的钢板组成,每块槽形钢板之间留有150mm左右的间隙用于气体的排放。槽形钢板的长度等于出口封头的高度。当含有微细粉尘颗粒的气体从末电场向出口流动的过程中,粉尘颗粒因为碰撞到悬挂在出口封头处的槽形钢板而失去速度,这一部分粉尘颗粒就会沿着槽形钢板沉降到灰斗中而被捕集下来,还有一部分粉尘颗粒会随着气流从150mm左右的间隙处进入大气。这样,即使电除尘器电场的过滤能力可以达到100%,在除尘器出口端的排放效率也会小于100%。经测试和计算,这部分旁窜风将会影响除尘器0.03-0.05%左右的排放效率。
随着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除尘器的排放浓度必须控制在50mg/Nm3以下,甚至更低,现有技术装备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除尘器用可刷式槽形板粉尘再净化装置,利用设置在出口槽形板前的螺旋阴极线和安装在槽形板上的移动式刷灰装置,使得从末电场逃逸的微细粉尘颗粒完全电离被收集,从而达到再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卸方便、且不增加电除尘器的体积,并可有效地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使电除尘器排放达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含阴极线、阴极线上下框架、支撑钢板、链轮、传动轴、传动链条、连杆、钢丝刷、槽形板、减速电机。由槽钢制成的阴极线上下框架焊接在末电场阴极系统竖梁的上下两端,在与槽形板对应的位置上,通过阴极线自带的挂钩一一的将阴极线挂在焊接于阴极线上下框架的吊环上。支撑钢板分别平行等距离焊在电除尘器的出口上端封和出口下端封上,一根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穿过焊在电除尘器出口上端封上的2块支撑钢板,另一根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穿过焊在电除尘器出口下端封上的2块支撑钢板,并与减速电机相联。每根传动轴的两端等距离各装有一只链轮,在出口上端封和出口下端封的同侧链轮上装有传动链条,在两根传动链条间焊有若干根连杆,连杆上焊有对应于每块槽形板的钢丝刷。
末电场阴极系统是带有高压电的,所以阴极线上下框架同样带有高压电,出口槽形板是不带电的,这样在阴极线和槽形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高压电场。当从末电场逃逸出来的含有微细粉尘颗粒的烟气经过阴极线和出口槽形板装置之间高压电场时,粉尘被再次荷电,荷电粉尘迅速的吸附到出口槽形板上被捕集。当出口槽形板上的灰集到一定的厚度时,开启减速电机,与之相连的传动轴将带动链轮转动,传动链条及焊接于上面的连杆和钢丝刷随之移动,对槽形板进行刷灰。因为槽形板是通过钢丝刷进行刷灰的,没有振动,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扬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增加了可刷式槽形板粉尘再净化装置后,极大的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相比达到同样除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器的有效集尘面积大大减少,整体耗钢量减少约5%左右,极大地节约了投资成本。
2、增加的净化装置不需要除尘器增加设备空间,布置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末电场阴极系统、2为末电场阴极系统竖梁、3为阴极线上下框架、4为阴极线、5为支撑钢板(4块)、6为出口上端封、7为出口封头、8为槽形板、9为出口下端封、10为链轮(4只)、11为传动轴(2只)、12为传动链条(2根)、13为连杆、14为钢丝刷、15为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