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视型矿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3135.8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利云;陈晓军;夏亚芳;储科明;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视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监视型矿用电缆。
背景技术
在煤矿采煤、起重等场合,电缆既是电能传输线,同时又是抗拉承重线,特别是在采区及附近使用的电缆,随着在作业井内高频率的往返移动和弯曲,采煤机械等设备的移动,产生较大的拉力,因而需要电缆有较强的抗拉强度。
在这些场合使用的电缆,往往需要有监视线芯,为设备的线路监视系统提供信号,与电源保护装置相连接,在外界有异物进入电缆内部时首先接触到监视层,监视线芯立即电信号传送到电源安全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源或报警;同时,内护层抵挡外界异物的侵入,使绝缘线芯减小或免除伤害。但是监视线芯一般线径均较小,现有矿用橡胶套软电缆的监视线芯都为绞合型或束绞型,在频繁往返移动和弯曲作用下极容易拉断。电缆更换频繁,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还存在危险隐患。中国专利200810021679公开了一种监视型高压电缆,在两层半导电布带绕包中间加入导电金属带构成的监视线芯形成的监视层,导电金属带由于较小,在频繁往返移动和弯曲作用下仍然容易拉断。中国专利ZL200520023571.3公开了一种监视芯矿用橡胶套软电缆,该监视线芯中的各监视芯导体及其绝缘之间呈编织型结构结合。该编织型结构的监视线芯能减小监视芯在移动过程中的应力,但是编织后的监视线芯能够拉伸的距离仍然有限,而且挤出绝缘后容易与绝缘产生粘接,拉伸过程中也会在绝缘被拉断的同时,导体被拉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不易拉断的监视型矿用电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监视型矿用电缆,其包括与动力线芯相绞合的监视线芯,所述监视线芯包括软塑料芯、线芯和包裹层,所述软塑料芯位于中心,线芯绕软塑料芯螺旋绞合,包裹层包覆在最外层。
所述线芯绕软塑料芯螺旋绞合的节距为2-10厘米。而线芯由中间的导体和外层的绝缘层构成。导体可以为单根实心导体、绞合导体或束绞导体。
监视线芯在电缆中有多种设置形式,一种是放在三根动力线芯的中间,一种是放在动力线芯的边缘间隙之中。一种是将监视线芯与动力线芯同心式绞合,还有一种是将 监视线芯作为第四芯与动力线芯绞合,此时监视线芯与动力线芯绝缘外径相。
本实用新型的监视线芯是由线芯绕软塑料芯螺旋绞合而成,当受到拉力时,线芯可以和软塑料芯一起沿拉力方向扩展,从而不被拉断,增加了监视型矿用电缆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监视型矿用电缆的几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监视线芯放在三根动力线芯的中间;图1b监视线芯放在动力线芯的边缘间隙之中;图1c监视线芯与动力线芯绞合;图1d为监视线芯与缆芯同心式绞合。
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监视线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截面图,图2b是去除了包裹层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监视型矿用电缆,其包括与动力线芯6相绞合的监视线芯7,外层为护套层8,其绞合形式见图1,监视线芯可以放在三根动力线芯的中间间隙(图1a)或每根动力线芯的边缘间隙之中(图1b),或作为第4芯与动力线芯绞合(图1c),或与缆芯同心式绞合(图1d)。当作为第4芯与动力线芯绞合时,监视线芯绝缘外径与动力线芯绝缘外径应该相当。动力线芯可以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有不同的电压等级,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其结构不同。
如图2a和图2b所示,监视线芯包括软塑料芯1、线芯2和包裹层3,所述软塑料芯1位于中心,线芯2绕软塑料芯1螺旋绞合,绞合节距最好为2-10厘米。包裹层3包覆在最外层。线芯2由中间的导体4和外层的绝缘层5构成,绝缘层最好选用ERP绝缘。导体4根据截面大小可以为单根实心导体、绞合导体或束绞导体,当截面较大时,最好选用束绞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