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丝的自动装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3444.5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戈旭亚;龚卫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朗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8 | 分类号: | A61M1/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16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丝的自动装壳装置,属于透析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器是将患者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利用半渗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透,扩散与超滤作用,达到清除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透析器中的中空膜丝与血液接触。但在中空膜丝束的安装过程中,是先将中空膜丝束包覆在膜套内,再将包有中空膜丝束的膜套通过手工装入壳体内,中空膜丝易附着细菌,虽然能通过后序的杀菌工艺用r60射线进行杀菌,但无法消除细菌的尸体,在透析过程中易造成热源反应,而影响透析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人工安装,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合格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自动将中空纤维膜丝束安装在壳体内,提高生产效率的膜丝的自动装壳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丝的自动装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壳机构以及位于送壳机构两侧的推膜机构和脱膜机构,所述的送壳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以及主动传动轮和被动传动轮,电机输出轴与主动传动轮连接,传动带或传动链安装在主动传动轮和被动传动轮上,四个以上的支承叉间隔安装在传动带或传动链上;所述的推膜机构包括推丝块和推丝导轨,推丝块和具有放丝腔及壳体定位座的推丝导轨可移动的安装在机架上,且推丝块位于推丝导轨的放丝腔内;所述的脱膜机构包括挡丝块和膜套夹持块,挡丝块安装在机架上,膜套夹持块可移动的安装在机架上,且膜套夹持块的内侧设有凹槽,安装在膜套夹持块上的夹紧气缸其活动侧设置在凹槽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在送壳机构的两侧安装设有推膜机构和脱膜机构,通过送壳机构将壳体送至工作位置,经推膜机构中推丝导轨的移动能自动与壳体定位,再通过推丝块将膜束推入壳体内,经脱膜机构中膜套夹持块上的夹紧气缸将膜套夹紧,通过膜套夹持块的移动而将膜套带出壳体外,同时通过挡丝块防止中空膜丝束脱离壳体,能实现中空膜丝束自动装配。本实用新型合理设计送壳结构和推膜机构和脱膜机构,通过自动线代替人工进行装壳,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除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丝导轨安装在机架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箱,2-机架,3-推膜工作台,4-气缸支座,5-推膜气缸,6-推丝导轨,6-1-壳体定位座,7-推丝块,8-导丝气缸,9-传感器支架,10-传感器,11-防护罩,12-支承叉,13-壳体,14-膜套夹持块,14-1-凹槽,14-2-夹紧气缸,15-脱膜气缸,16-斜滑台,17-挡丝块,18-挡丝气缸,19-脱膜工作台,20-支架,21-传动链,22-被动传动轮,23-主动传动轮,24-电机,25-减速器,26-链条导向件,27-壳体传感器,28-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膜丝的自动装壳装置包括机架2、送壳机构以及安装在送壳机构两侧的推膜机构和脱膜机构。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壳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2上的电机24以及主动传动轮23和被动传动轮22,电机输出轴与主动传动轮23连接,传动带或传动链21安装在主动传动轮23和被动传动轮22上,四个以上的支承叉12间隔安装在传动带或传动链21上,壳体13放置在支承叉12上,本实用新型为可靠将壳体13放置在支承叉12上,机架2上安装有两个同轴的主动传动轮23和两个同轴的被动传动轮22,电机输出轴通过减速器25与两个主动传动轮23连接,两传动带或传动链21安装在主动传动轮23和被动传动轮22上,使得左右两边链条同步移动,多个支承叉12均布安装在传动带或传动链21,如单边12个支承叉12,使承托的壳体13同步平衡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机架2上安装有传动链导向件26,使传动链21设置在传动链导向件26的导向槽内。本实用新型机架2上安装有防护罩11,且防护罩11罩在主动传动轮23、被动传动轮22以及传动链21上,支承叉12伸出防护罩11的安装槽孔,本实用新型在机架2上安装有控制箱1,通过安装在控制箱1的控制开关实现对各机构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朗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朗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远光位置组合灯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