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3529.3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宝;韩琛;牛建勋;陈芳欣;宋德轩;沈玉海;吴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102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颗粒状物体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工业生产和运输中,需要对颗粒状物品例如大米,小麦或工程塑料等颗粒状物品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或存储。所用的包装袋大多采用图1所示的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包装袋本体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平齐的开口,使用时,将靠近开口处的包装袋本体相互靠近,再用针线将开口缝住,从而将开口封闭。但是这种包装袋存在以下缺点:通过针线不能完全封闭开口,当包装袋因受内力或者外力挤压时,针线以及针眼容易变形和移位,导致封口出现漏缝或漏洞,这时包装袋内的颗粒状物品,尤其是颗粒较小的物品,容易从包装袋内露出;而如果采用胶封或者其他可重复的密封方式密封包装袋,将会使包装袋结构复杂,成本显著增加,也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经济实用并且成本低的包装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包装袋本体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所述包装袋本体沿开口的部分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装袋本体沿开口的四分之一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装袋本体沿开口的二分之一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装袋本体沿开口的四分之三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
本实用新型在开口处设置封檐,使用时,将开口以及开口附近的包装袋本体相互靠近贴紧,然后将封檐沿开口的边缘线折叠,将已经靠近贴紧得开口包含在封檐和包装袋本体之间,再压紧封檐,使封檐贴紧包装袋本体,最后再用针线或其他方法将封檐与包装袋本体紧贴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成本低,经济实用,尤其适合封装小颗粒状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包装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包装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开口封住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2,本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1,包装袋本体1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2,所述包装袋本体1沿开口2的部分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3。包装袋本体1可以沿开口2的四分之一边缘或者二分之一边缘或者四分之三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3。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以满足封檐3能够盖住开口3为准,本实施例中,包装袋本体1沿开口2的四分之一边缘向外伸出形成封檐3。图3和图4为封檐3折叠后将开口2封住状态结构示意图,封檐3沿开口2的边缘线折叠,将已经靠近贴紧的开口2封包在封檐3和包装袋本体1之间,封檐紧压包装袋本体1,使封檐3和包装袋本体1贴紧,最后再用针线或其他方法将封檐3与包装袋本体1紧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压缩袋
- 下一篇:获取被代理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