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煲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3733.5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小良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电饭煲都是由外锅、内锅和电加热盘等部件组成,其中电饭煲的内锅都是平底,直接和锅体底部的加热盘接触,这样在加热过程中,通过加热盘使其产生的热量传至内锅,从而把食物蒸煮熟。因加热盘的面积较小,一般都和内锅底的面积大小相仿,略小于内锅锅底的面积,所以在加热过程当中,由于电热盘面积较小,而且电热盘散发出的热量还会有部分向四周扩散,部分热量还被空气和外锅吸收,降低了热效率,导致现有技术的电饭煲在使用时加热升温较慢,耗电现象严重。且现有的电饭煲中的内锅都是可以转动的,但这样在使用中极不方便。如在从电饭煲中往碗中盛饭时,电饭煲的内锅总是跟着旋转,用手压住内锅又太烫,此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现有的锅盖盖上后不能观察锅内的情况,检视锅内时必须掀开盖来看,既浪费热能和时间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能防止内锅转动且可视查锅内情况的电饭煲。
一种电饭煲,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外锅,外锅内设置有内锅,外锅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元件,还包括控制加热元件工作的控制电路和铰接于外锅上沿的锅盖,所述内锅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外锅底部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锅底部中间设置有容放加热元件的凹坑。
凸起设置在内锅底底面的周围,保证不妨碍加热元件的工作。内锅底部中间的存放加热元件的凹坑,当加热元件放置在凹坑内时,加热元件与凹坑内的内壁充分接触,保证加热元件的热量能够充分的传递到内锅上。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保证了锅盖盖在锅体上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在电饭煲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到锅内的情况,固在所述锅盖上开设有可观察内锅的视窗。
为了更好的观察到锅内的情况且保证电饭煲的密封性能,所述视窗内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块体,所述块体与视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内锅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外锅底部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这样当内锅放置在外锅内时,只要将凸起与凹槽相对应放置即能保证内锅不会在外锅内旋转;内锅底部中间设置有容放加热元件的凹坑,加热元件能够与内锅充分的接触,使内锅的受热面积增加,可以有效地传递热量,防止热效率散失,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外壳,2为外锅,3为内锅,4为加热元件,5为锅盖,6为凸起,7为凹槽,8为凹坑,9为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饭煲,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外锅2,外锅2内设置有内锅3,外锅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元件4,还包括控制加热元件工作的控制电路和铰接于外锅上沿的锅盖5,所述内锅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6,外锅底部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7,所述内锅3底部中间设置有容放加热元件的凹坑8。所述锅盖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锅盖上开设有可观察内锅的视窗9。所述视窗9内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块体,所述块体与视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小良,未经徐小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