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楔半自动卡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3884.0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1/04 | 分类号: | F16G11/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高坤明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卡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设备,具体涉及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安装、维修换绳时使用的固定、夹持钢丝绳的卡绳器,也可以用在其它固定、夹持钢丝绳的地方。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钢丝绳的夹持固定方法,均是采用一对夹板或一对楔块对钢丝绳进行夹持。采用夹板夹持钢丝绳,通常每对夹板需使用四条以上螺栓拧紧,对于大负荷更需要使用多对夹板,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性不高;采用一对楔块卡持钢丝绳,通常卡持后松绳困难,且操作时零散件较多,存在高空坠物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一对夹板或一对楔块卡持钢丝绳时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楔半自动卡绳器,夹持可靠,松绳灵活,使用简便,且无零散件配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楔块半自动卡绳器包括:机架、卡绳楔块、驱动楔块、滚动栅架、齿轮、齿条和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包括壳体、底板和端盖,壳体为三面包围的整体结构,其内壁两侧制作成上宽下窄的楔形槽体,壳体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端盖通过螺钉与壳体的开口端连接;所述的滚动栅架夹装在卡绳楔块和驱动楔块之间,卡绳楔块、驱动楔块和滚动栅架三者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成一个大楔块,所述大楔块插入壳体的楔形槽中;所述的齿条固定在驱动楔块的一侧,两只相互啮合的齿轮镶嵌在壳体内腔,两只齿轮分别与相邻的齿条相啮合,其中一只齿轮与手柄连接;所述的手柄安装在壳体的背面。
所述的卡绳楔块的垂直面上制作与钢丝绳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凹槽,所述钢丝绳夹装在两只卡绳楔块的半圆形凹槽中间。
所述的壳体外侧设置拉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卡绳楔块与驱动楔块形成斜面自锁,驱动楔块与壳体形成斜面自锁,能够可靠卡持住钢丝绳。
2、利用斜面自锁的叠加效果,增大了松绳时的打开角度,保证松绳灵活。
3、各零部件有机结合,由壳体承载,无零散件配置,降低了高空坠物的危险。
4、手柄操作,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近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卡绳楔块,2、滚动栅架,3.、驱动楔块,4、壳体,5、手柄,6、齿条,7、齿轮,8、连接组件,9、端盖,10、底板,11、拉手,1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双楔块半自动卡绳器包括:机架、卡绳楔块1、驱动楔块3、滚动栅架2、齿轮7、齿条6和手柄5;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包括壳体4、底板10和端盖9,所述壳体4为三面包围的整体结构,其内壁两侧制作成上宽下窄的楔形槽,壳体4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0上,端盖9通过螺钉与壳体4的开口端连接;所述的滚动栅架2夹装在卡绳楔块1和驱动楔块3之间,卡绳楔块1、驱动楔块3和滚动栅架2三者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成一个大楔块,所述大楔块插入壳体4的楔形槽中;卡绳楔块1通过滚动栅架2可沿驱动楔块3的自锁斜面被动的上下运动。所述的齿条6固定在驱动楔块3的一侧,两只相互啮合的齿轮(7)镶嵌在壳体4内腔,两只齿轮7分别与相邻的齿条6相啮合,其中一只齿轮7与手柄5连接;所述的手柄5安装在壳体4的背面。
如图1、图2图3所示:使用时,将需要被卡持的钢丝绳12对正双楔半自动卡绳器的中心后,夹装在两只卡绳楔块1的半圆形凹槽中间,转动手柄5,通过一对齿轮7的转动,两齿条6同时带动两个驱动楔块3沿壳体4的自锁斜面向下运动,滚动栅架2和卡绳楔块1随驱动楔块3运动,且与驱动楔块3无相对运动,钢丝绳12被预卡紧。钢丝绳12上添加载荷后,卡绳楔块1通过滚动栅架2随钢丝绳12沿静止的驱动楔块3的自锁斜面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钢丝绳12被牢固卡持。
当被卡持的钢丝绳12上的载荷卸除后,反向转动手柄5,通过齿轮7和齿条6的传动,驱动楔块3带动滚动栅架2和卡绳楔块1向上运动,松开钢丝绳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