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平台用耐高温单芯软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4261.5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江;陆云春;赵爱林;倪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295;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平台 耐高温 单芯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钻井平台上使用的一种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软电缆,一般包括有芯线导体,在芯线导体外设有设有绝缘层,多根带有绝缘层的芯线导体集成一束,在其外周设有绕包层,绕包层外设有护套,这种电缆中芯线导体和绝缘层接触,两者之间容易产生一些化学反应,降低芯线导体的载流能力;此外,现有的软电缆中,位于外周的芯线导体与绝缘层结合紧密,经常会发生拉伸或压缩的情况,容易导致断裂,从而出现跳丝,使绝缘层局部变薄,进而导致电缆绝缘击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井平台用耐高温单芯软电缆,使电缆具有更好的使用可靠性,柔软、耐折弯,以便应用在钻井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钻井平台用耐高温单芯软电缆,包括由若干芯线导体绞合成的导体束,导体束外绕包有聚酯薄膜带,聚酯薄膜带外设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设有护套。
本实用新型中,聚酯薄膜带绕包在导体束外,两者不是紧密结合,在电缆发生折弯、扭曲时,导体束可以有轻微的运动余地,以补偿自身的变形,不会造成局部的芯线导体的断裂,也不会有断裂的芯线导体刺入绝缘层中,引起绝缘等级的降低;由于有聚酯薄膜的隔离,使得绝缘层和芯线导体之间无接触,聚酯薄膜与芯线导体之间不会造成化学反应,从而保证了长期使用后,芯线导体的载流能力不会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缆的载流性能稳定,绝缘稳定良好,使用可靠性高,其可应用在石油钻井平台上。
为进一步保证单根芯线导体不会跳丝,所述导体束可分成若干股,每股中包含有多根芯线导体,每股拧绞后再与其它股反向复绞形成导体束。绞合后的芯线导体本身不易断裂,即使断裂后,也不易刺入绝缘层中;此外,拧绞后再反向复绞,可以使内部形成的磁场方向相反并相互抵消,可降低线路损耗。为保证拧绞和复绞后导体束的强度,每股拧绞的节径比为8-11,复绞的节径比为12-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由耐高温150℃的无卤交联聚烯烃制成;所述护套可采用无卤低烟、耐低温、耐油、防泥浆、阻燃的交联聚烯烃挤包在绝缘层外而形成。上述材料的选择可保证电缆具有耐高温、耐油、耐盐、防泥浆、阻燃的技术效果,以便更好地应用在石油钻井平台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体束,2聚酯薄膜带,3绝缘层,4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钻井平台用耐高温单芯软电缆,其中心为导体束1,该导体束1由直径为0.24-0.5mm的若干芯线导体绞合而成,芯线导体可为镀锡铜丝;导体束1分成若干股,每股中包含有多根芯线导体,每股拧绞后再与其它股反向复绞形成导体束1,每股拧绞的节径比为8-11,复绞的节径比为12-14;导体束1外绕包有聚酯薄膜带2,聚酯薄膜带2外设有绝缘层3,该绝缘层3由耐高温150℃的无卤交联聚烯烃制成;绝缘层3外设有护套4,该护套4采用无卤低烟、耐低温、耐油、防泥浆、阻燃的交联聚烯烃挤包在绝缘层3外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