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巷道表面位移观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4580.6 | 申请日: | 200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3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军;张源;李根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表面 位移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道表面位移观测装置,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采场顺槽采用“十字”布点法进行表面位移的观测。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采场顺槽采用“十字”布点法进行表面位移观测的工具主要有测枪、测杆、测尺和收敛仪,以及声波和光学测量工具。声波和光学测量工具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观测数据只限于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和巷道两帮相对移近量,因此,煤矿井下采场顺槽采用“十字”布点法进行表面位移观测常用的工具主要有测枪、测杆、测尺和收敛仪,这类工具观测用人多、速度慢、精度差,观测工作影响巷道通行,当设备运行到测站时部分数据无法测量,在高瓦斯矿井风速比较大时测量误差极大,观测人员登梯子测量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煤矿巷道表面位移观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巷道表面位移观测装置,由测量绳、金属圆环钉和金属弯钩钉组成;测量绳上端有一个与金属圆环钉相扣接的弹力自锁挂钩,下端为一根与金属弯钩钉相连的内置有柔性细钢丝绳、外部包裹有橡胶外壳的绳。
所述的橡胶外壳表面上交替标有绿、黄、红三种颜色的刻度;所述绿、黄、红三种颜色的刻度分别为10cm。
有益效果:采用橡胶外壳上每10cm长度范围内涂有一种颜色,颜色分为绿、黄、红三种颜色交替布置,三种颜色代表巷道围岩表面变形在一定范围内依次严重的程度。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井下使用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适应性强,1~2人即可进行观测工作,无需登梯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测量绳的剖面图A-A;
图3是图1中测量绳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测量绳;2-金属圆环钩;3-金属弯钩钉;4-弹力自锁挂钩;5-柔性细钢丝绳;6-橡胶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测量绳1、金属圆环钉2和金属弯钩钉3组成,图1(a、b、c)所示;测量绳1上端有一个与金属圆环钉2相扣接的弹力自锁挂钩4,下端为一根与金属弯钩钉3相连的内置有柔性细钢丝绳5、外部包裹有橡胶外壳6的绳,橡胶外壳6表面上交替标有绿g、黄y、红r三种颜色的刻度,绿g、黄y、红r三种颜色的刻度分别为10cm,图2图3所示。
工作原理,当煤矿井下采场顺槽采用“十字”布点法进行表面位移观测时,先在观测基点打好木楔,然后在巷道顶板木楔上打上金属圆环钉2,在巷道两帮和底板木楔上分别打上金属弯钩钉3,并用常规方法测得顶板金属圆环钉2至底板弯钩钉3之间的距离、两帮弯钩钉3之间的距离、中点至巷道顶板金属圆环钉2和到巷道任一帮上弯钩钉3的距离,最后把测量绳1的弹力自锁挂钩4挂到巷道顶板上的金属圆环钉2上,把测量绳1整理好挂到巷道一帮煤壁上。
观测时,把测量绳1从巷道煤壁上取下,直接拉到巷道一帮基点的金属弯钩钉3上,同时读取顶板基点到巷道这一帮基点距离的数据;从金属弯钩钉3上取下测量绳1,挂到底板的金属弯钩钉3上,并读取顶板基点到底板基点距离的数据;从底板金属弯钩钉3上取下测量绳1,挂到巷道另一帮的金属弯钩钉3上,读取顶板基点至巷道此帮基点距离的数据,不取下测量绳1,直接再拉至底板基点的弯钩钉3上,读取顶板基点至巷道这一帮基点再至顶板基点距离的数据。以上数据都要求记录在专门的表格中。
根据巷道基点安设的几何关系,用所测得数据可以计算出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底臌量和顶板下沉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一体化智能差压式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片叶冠节距测量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