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6222.9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谭和平;洪贤;胡建平;邱江;张家宁;杨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2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水平 压缩 装箱 垃圾 转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转运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车卸料平台和转运车作业平台位于同一作业面的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枢纽环节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大、中型转运站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大中型转运站中,水平压缩装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垃圾转运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标号:21为垃圾收集车,22为转运车,23为料坑,24为压缩机,25为垃圾集装箱。
垃圾收集车在卸料平台上将垃圾卸入料坑,料坑内垃圾通过推料机构进入压缩机料腔,再通过压缩装置将垃圾水平压缩并进入垃圾集装箱(通常为20~28m3),满载集装箱装车后外运,如此完成压缩装箱过程。
根据工艺特点,垃圾收集车卸料平台和转运车作业平台分别位于不同作业面,通常情况下,收集车卸料平台高于转运车作业平台4~8m,具体视工程规模和设备选型而定。为了解决这一高差,目前国内外常规的工艺是修筑坡道,其中一种方式是修筑地上收集车坡道,另一种方式是修筑地下转运车坡道。其主要缺点如下:
1、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工程实施。由于需要修筑坡道,增加了转运站用地面积。由于转运站大多建设在市区,给转运站选址带来困难。
2、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由于车辆需要上下坡道,特别是均需重车爬坡,产生的噪声和汽车尾气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由于转运站通常距离居民较近,对转运站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影响。
3、增加了能耗。由于坡道的存在,每次垃圾爬坡(无论是收集车爬坡还是转运车爬坡)均需额外附带垃圾车跟随一起爬坡,需要多做功,增加了能耗。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垃圾收集车卸料平台和转运车作业平台位于同一作业面的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地下移位换箱及提升机构,替代坡道以解决收集车和转运车在不同作业面工作的问题,达到了垃圾收集车卸料平台和转运车作业平台位于同一作业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用于将垃圾从垃圾收集车转运到转运车中,包括地面层和地下层,所述地下层设有料槽、压缩机、垃圾集装箱、移箱换位机构以及提升机构;
所述地面层设有投料口,在地下层料槽末端设置压缩机,料槽上下两端分别联通投料口和压缩机的压缩腔;
所述垃圾集装箱的静态工作位设置在压缩腔的腔口,压缩机将垃圾水平推入垃圾集装箱的进口;
所述移箱换位机构装有供垃圾集装箱滑动的导轨,导轨一端设置在垃圾集装箱的静态工作位后,导轨另一端延伸至顶升垃圾集装箱到地面层的提升机构。
所述地下层还设有推动垃圾进入压缩机压缩腔的辅推料机构,该辅推料机构设置在料槽内,且沿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地下层还设有用于分离垃圾集装箱与压缩机的自动推拉机构。
所述导轨为两条沿垃圾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支撑垃圾集装箱底部并供其滑动的导轨。
所述垃圾集装箱的进口处设有反复剪切垃圾的闸门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与压缩机位于导轨的同一侧。
所述提升机构与压缩机分别位于导轨的两侧。
所述提升机构与压缩机在垃圾集装箱的静态工作位平行。
所述地下层设置备用集装箱的停放场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用地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坡道,并且在地下室解决了周转集装箱的停放问题,从而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与常规采用坡道工艺转运站相比,可节约30%用地。
2、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只需提升垃圾和集装箱,提升重量较少,为此无论是与收集车爬坡或转运车爬坡相比,均降低了能耗。
3、减少环境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过程全密闭作业,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车辆不需爬坡,从而减少尾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全自动作业,减轻工人强度,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压缩转运及集装箱移位换箱和提升作业均为全自动控制,位于地下,无须工人操作,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运营成本。
5、景观易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主体功能只需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结构,房屋结构较低,景观效果较好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棒线网支架装置及线棒线网连接接头
- 下一篇:压缩式垃圾车填装器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