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块式油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6602.2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季明浩;叶善培;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D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任莲瑶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件表平面进行手工去除毛刺、光整和光饰加工的油石。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业中,常用油石对工件表平面进行去除毛刺、光整、光饰处理。然而在实际加工中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油石光整过的工件表平面上会残留一些“细纹”。究其原因,是由于油石的加工表面是完整的一块平面,加工时不断地有磨削液撒在被加工平面上,随着油石的移动送进入“加工区”,即磨削区,此时排屑的作用变得最小。因此,在油石的工作表面上常粘有细切屑渣,部分磨屑及磨削颗粒滞留在油石工作表面,磨屑夹杂在油石与被加工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引起部分堵塞,进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一道道“细纹”,即“划痕”。这对有表面外观要求的工件表面影响大。
假如能在油石的工作表面上,增设一些排屑功能,将有利于磨粒、粘有细切屑渣或磨削液的排散。这样经光整(磨削)后的工件表平面的精度和表观质量将有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即提供这样的一种具备排屑功能的油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工艺结构油石,改变原先油石的整体平面加工构造,具备排屑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油石的任意一面(工作面)上开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排屑槽。排屑槽设置成纵向和横向的交错式。油石磨面被排屑槽分割独立。
排屑槽开设高度约为整个油石高度的1/5。
此外,本实用新型块式油石的四角为圆角。传统型油石的四角为直角。在加工中,难免会有工件的边角处磕碰。这对工件的表观造成影响。将直角改成圆角,即便触碰,也能使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这是因为:前者是点接触,后者是面接触。
一个优选方案是,排屑槽的分布格局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最大限度地排出磨屑,有利于最佳光整的效果的形成。这是因为:根据加工经验,油石在光整(磨削)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加工者的手以纵向或横向的单向往复为主,很少有纵向与横向的结合运动。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排出磨屑。此时,油石的工作面上共有七块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排屑槽,使磨削液以最短的路径进入磨削区参与磨削加工。排屑槽设置成纵向和横向的交错式,有利于磨屑和粘有磨屑的磨削液以最短的路径通过排屑槽排出磨削区,减少磨屑在磨削区的滞留时间,提高被加工表面质量。
以下通过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块式油石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块式油石俯视图;
其中,1为分割独立成七块的油石磨面;阴影部分2为纵横设置的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块石油石在工作面上开设排屑槽,排屑槽的分布格局如图1所示,此时,油石磨面分割独立成七块。排屑槽开设高度约为整个油石高度的1/5。油石的四角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块石油石可以最大限度地排出磨屑,有利于最佳光整的效果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细胞培养基的灭菌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内科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