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上的防负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6636.1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彭学斌;毛久兵;漆先龙;马志刚;段忠玲;郑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7/09;G05D16/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岳强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箱式 无负压 给水 设备 防负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负压供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防负压装置。
背景技术:
无负压供水设备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楼的二次加压系统,无负压供水设备通常由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水泵、阀门、管件、传感器、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无负压功能,其次是全封闭无污染的供水功能,虽然目前的无负压供水设备能够满足供水要求,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无负压供水设备靠真空抑制器、压力传感器来实现无负压功能,当二者都出现故障时,设备就有可能产生负压,而直接影响到市政管网的安全。第二,稳流补偿器是一个重要的部件,现在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稳流补偿器通常制成一个全封闭的容器,内部均无冲洗装置,这样日积月累内部就会沉积一些水垢和杂物,这些东西会直接影响供水水质。
箱式无负压供水是综合传统的二次增压供水和罐式无负压接力增压供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供水方式,以解决在市政管网压力不足或者出现突发事件停水造成市政供水不正常时,作为一个缓冲区域发挥其更大的调节作用,水泵改为从水箱里面取水加压,由于水箱设计原则是至少满足周围用户一个小时的用水量,所以能在用水高峰期正常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量要求。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防负压装置是系统实现取水方式转换和防止公共管网产生无负压的关键部件,为提高它的工作可靠性,仍需要不断改进。
目前使用的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防负压措施方式较多,在运行可靠性方面较差,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能力欠缺;且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防负压设备,在运行可靠性方面较差,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能力欠缺;且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维修成本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上更完善,确保供水系统运行安全,并且大大降低制造、安装费用,使维护、维修更简捷的防负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上的防负压装置,该装置由供水管、外筒、法兰、电磁阀以及传感器组成,所述电磁阀和传感器直接与供水管相连接;所述电磁阀设置在三向供水管的上端;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供水管进水端上;
所述外筒通过供水管出水端套入外筒下盖至外筒上盖,且外筒定位后通过压紧块固定;
所述供水管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法兰和出水法兰;
所述电磁阀为采用常开电磁阀,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所述进水端的进水法兰为活动法兰。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的防负压装置解决了设备系统在自来水公共管网停水或供水流量严重不足时进行取水切换,确保不对自来水公共管网产生负压抽吸,并力求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功能完善,技术含量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维修容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装配调试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一种用于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上的防负压装置,该装置由供水管10,11,12、外筒5、法兰1,3,8、电磁阀4以及传感器6组成,电磁阀4和传感器6直接与供水管12相连接;电磁阀4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三向供水管12的上端,电磁阀4通过自动闭合对市政管网进行供水,用于传导信号的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供水管进水端10上,当市政管网供水流量小、压力下降至设定值的时候,压力传感器6进行信号的传递;外筒5通过供水管出水端11套入外筒下盖2至外筒上盖7,且外筒5定位后通过压紧块9固定,如图2所示,通过外筒5可以保护内部设置的电磁阀4和压力传感器6,在供水管进水端10和出水端11分别设置有进水法兰8和出水法兰1,三向供水管12和进水端10以及出水端10通过法兰3,8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