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的即食海产品微波熟化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288333.3 申请日: 2009-12-23
公开(公告)号: CN201630217U 公开(公告)日: 2010-11-17
发明(设计)人: 王力华;阴黎明;焦永进;邹顺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海离素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333 分类号: A23L1/333;H05B6/8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地址: 11001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小型化 即食 海产品 微波 熟化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熟化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型化的即食海产品微波熟化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Microwave)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102MHz~3.0×105MHz,具有穿透力的电磁波,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可以产生高频电磁场。微波与物料直接作用,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即为微波加热。微波加热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它依靠以每秒几亿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分子吸收了微波能以后,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徐培娟等,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程,2007(2):20-22)。微波加热具有:(1)加热时间短、速度快;(2)保持物料原有特性;(3)加热均匀,热效率高,节约能源,易于控制、反应灵敏、卫生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食品加工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微波技术就已走入了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频率有915MHz和2450MHz。随着微波设备和技术研究的不断开发和丰富,微波技术现已在食品干燥、杀菌、烹调、膨化、焙烘、解冻以及萃取等方面成功应用。比如:鲜果汁、牛乳、面包切片、新鲜面条及调味品的杀菌消毒,面条及休闲食品的干燥,面包与面团的发酵、焙烤,肉类解冻、谷类的防虫与防霉、白酒的陈化催熟、果蔬褐变、酶的钝化等等(徐培娟等,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程,2007(2):20-22)。

我国海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头足类等,此外还包括腔肠动物、棘皮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的一些水生种类。我国海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励建荣,中国水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战略,保险与加工,2005(3):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引进,我国的海产品加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海产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有了很大的提高(励建荣等,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食品科技,2008(1):1-4)。从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上来说,海参是我国海产品的加工历程和技术的典型代表。

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在多数亚洲国家是非常受欢迎的高值海产品。从古至今,海参一直是人们备受喜爱的“补肾益精,壮阳疗痿”(《本草从新》)滋补保健品,其体内含有50多种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益的营养成份,体内的酸性粘多糖,对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吴港城等,海参微波冻干过程活性成分保存研究,渔业现代化,2008,35(5):47-51)。

海参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胶原蛋白比例较高。同时海参具有自溶的特性,其运输和储存都非常困难,活海参离开生长环境后如条件不适几小时就会在自溶酶的作用下自溶消失,长途运输可减重80%,市场销售的80%以上都是经过各种方式加工的干海参。传统的海参干燥工序比较粗放,缺点是:(1)加工造成营养成分损失严重;(2)整个干制过程耗时、耗力,卫生不达标。近年来海参干燥逐步由盐渍法趋向热风干燥(AD)、真空冷冻干燥(FD)及微波真空冷冻干燥(MFD)等方法(段续等,海参冻干-微波联合干燥技术研究,包装与食品机械,2009,27(5):36-41)。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海参的营养成分,但加工时间很长(通常要20h以上),能耗也比较高,而且营养成分仍有流失。

以鲜活海参通过高压加热制成可直接食用的海参制品(即食海参)是对传统加工方法的改革,其优良的外观、形状颜色和气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汤志旭等,即食海参质构及流变学特征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7,28(10):57-60)。由于这种即食海参熟化时需要反复水煮、复水几次,营养成分难免没有流失,甚至流失较多。品质降低,风味难保留,持水量大等也是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即食海参的缺点。另外,食用前还需加工工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即食海参。这些缺点的存在难以满足人们对即食海参的需求。

随着经济、文化的加快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营养、安全、卫生的优质高档补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日前,海参的高端消费市场已将海参加工定向于加工工序少、安全卫生程度高、营养成分零损失、低能耗低排放的新技术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海离素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海离素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