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发动机活塞用车床数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8347.5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卫光;张志聪;郑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17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发动机 活塞 车床 数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加工发动机活塞用车床数控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类发动机活塞的断面为长短轴相差很小的椭圆形,在车床上进行加工时,刀架要随主轴的旋转同步地作往复运动。国内常用的控制方法有:靠模法--通过与主轴联动的连杆推动刀架,存在精度低,外轮廓的形状不易修改等缺点。除了靠模加工外,也有用工业控制机配电致伸缩晶体动力头驱动刀架的,结构复杂,加工速度较慢。
目前,一般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车床数控系统,实时采集主轴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将其转换成转角值,再通过查表确定刀架定位控制信号的大小,不仅成本高,而且当主轴转速过高时,会出现控制滞后,造成加工质量和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床加工控制方法加工精度低、效率低及成本高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加工精度高且效率高的发动机活塞专用加工车床的数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主控制单元、处理器;其中,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接收数控系统中主轴驱动器、刀架驱动器、Z轴驱动器的反馈信号以及用户的控制指令,与处理器进行双向连接,主控制单元通过数据线接有程序控制器,主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主轴驱动装置以及Z轴驱动装置相连;处理器接收主轴编码器的反馈信号,输出信号接至刀架驱动器。
所述处理器以可编程门阵列为控制核心,其输入端通过U3接有主轴编码器,输出端通过AD转换器接有数据存储器。
所述主控制单元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其通过键盘接口接有键盘,通过DA转换器和运算放大器与主轴驱动装置相连,通过Z轴驱动接口与Z轴驱动装置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控装置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控制单元、接口电路、主轴驱动装置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器、主轴编码器接口及刀架定位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Z轴驱动器接口及辅助设备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响应速度快。Z轴驱动装置的随动进给精度不会因为主轴驱动装置转速发生波动而受到影响,无累积误差。
2.硬件接口配置灵活。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在系统内安装硬件插补算法,能够实现用户自己规定的高速、高精度运算和控制输出,而无须改动硬线布局和重新加工线路板,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也有利于随着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升级软件,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利益。
3.可扩展性好。用户可自行选用和设置系统配置,形成独特的新产品。
4.系统集成度高。易于维护,可靠性高,使用简便,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活塞专用加工车床的数控装置,其输出端通过数控装置应用的系统中的刀架驱动器与刀架相连、通过Z轴驱动器与Z轴驱动装置双向连接、通过变频器与主轴电机双向连接,输入端与主轴编码器相连,数控装置接有设备电源,数控装置的输出端还接有润滑泵、冷却泵等加工车床通用的辅助设备;其中主轴电机与主轴编码器进行机械连接,主轴电机与切割体进行机械连接。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数控装置包括处理器U1(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EPM7128SLC84-15的可编程门阵列)、主控制单元U2(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程序存储器U8(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93C46)和数据存储器U7(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2764)、数字模拟转换电路U4(本实施例的型号为DAC0832);其中,还包括部分接口电路:Z轴接口电路U5(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AM26LS31)、差分电平/TTL电平转换器U3(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AM26LS32)、表格存储器U7(本实施例的型号为2764)、液晶显示器(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SM19264A)及运算放大器(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TLE2141);数控装置所在系统中采用Z轴电机作为Z轴驱动装置,采用主轴电机作为主轴驱动装置。
所述数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单元、处理器;其中,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接收数控系统中主轴驱动器、刀架驱动器、Z轴驱动器的反馈信号以及用户的控制指令,与处理器进行双向连接,主控制单元通过数据线接有程序控制器,主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主轴驱动装置以及Z轴驱动装置相连;处理器接收主轴编码器的反馈信号,输出信号接至刀架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3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