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8864.2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同忠;王先培;杜双育;贾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接触 高压 验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验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验电器按验电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验电器在电力系统中已有实际应用,且已有相关标准对接触式验电器的设计、制造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规范。
接触式验电器大多是基于电容分压原理来实现验电的。它的一端(高压臂)与被检测设备直接接触,高压臂与带电体之间构成一个PF级的电容,通过检测流过验电器另外一端与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上的电流来实现验电功能。
接触式验电器验电操作时必须与高压设备直接接触,在电压等级高而绝缘条件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熟,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离地高度的规定,一般来说线路电压等级越高,线路离地就应该越高,这给接触式验电器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鉴于接触式验电器的以上的一些缺点,非接触式验电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非接触式验电器普遍存在验电结果重复性不好、可靠性不高、造价高的缺点,而且,此类验电器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电压等级而研制的,适用性不强,不利于推广使用。
为了克服现有非接触式验电器重复性不好、可靠性不高、适用性不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以快速可靠地检验高压设备以及输电线路是否带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平行板电容器、多路模拟开关、差分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单片机、语音报警电路,所述平板电容器、多路模拟开关、差分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单片机、语音报警电路依次电连接,其中自检信号输入多路模拟开关。
所述单片机采用C8051F330,所述语音报警电路采用ISD1700芯片构成,所述多路模拟开关采用CD4053芯片构成,所述差分放大电路采用AD620芯片构成,所述整流滤波电路采用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平行板电容器采用两块厚度为3mm的铝铁合金圆板,中间夹一厚度为5mm的绝缘性能强的塑料板制成。
所述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的外壳表面配置有电源开关、直径为5mm的红色发光二极管、扬声器、电池槽以及绝缘杆插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实现非接触验电;
2)给出人性化的语音提示,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使用;
3)响应速度快,数据运算速度快,转换精度高;
4)使用范围广,在验电过程中自动调整报警阀值,实现了对电压等级为220V-1000KV的被测物的验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C8051F330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路模拟开关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差分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整流滤波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语音报警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
1-平行板电容器,2-自检信号,3-多路模拟开关,4-差分放大电路,5-整流滤波电路,6-单片机,7-语音报警电路;S1-开机,S2-自检通过判断,S3-预检,S4-检测,S5-Y-X>Z判断,S6-语音报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参见图1,包括平行板电容器1、多路模拟开关3、差分放大电路4、整流滤波电路5、单片机6、语音报警电路7,上述平板电容器1、多路模拟开关3、差分放大电路4、整流滤波电路5、单片机6、语音报警电路7依次电连接,其中自检信号2输入多路模拟开关3的2脚。
其中,单片机6采用C8051F330,语音报警电路7采用ISD1700芯片构成。
平行板电容器1采用两块厚度为3mm的铝铁合金圆板,中间夹一厚度为5mm的绝缘性能强的塑料板制成。
上述智能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的外壳表面配置有电源开关、直径为5mm的红色发光二极管、扬声器、电池槽以及绝缘杆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场助航灯光回路在线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日光室土壤水分含量监测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