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站主泵超声波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9261.4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学;马斌;向忠纯;张正托;李华辉;赵红岗;胡强红;陶林撷;何海龙;张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超声波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清洗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核电站主泵超声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修核电站主泵水力部件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使之达到检修安全要求。现有的清洗办法诸如利用高温高压水冲洗、酸碱溶液浸泡冲洗,或人工擦洗等,既危险又麻烦,而且在清洗效果和清洗时间上均不能满足对主泵水力部件的检修要求。因此,设计出一种既能有效去除主泵水力部件表面放射性污染,又能保证检修人员安全的核电站主泵超声波清洗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去除主泵水力部件表面放射性污染,又能保证检修人员安全的核电站主泵超声波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电站主泵超声波清洗装置,包括罐体、顶盖、超声波振盒锁紧机构、超声波侧振盒、超声波底振盒、超声波发生器、管道电加热器、循环泵、计量罐、风机、电动阀、控制柜、上喷嘴环管、下喷嘴环管、密封环板、风管、取样阀、风管汇聚口,其特征是超声波侧振盒和超声波底振盒通过超声波振盒锁紧机构固定在罐体上,超声波侧振盒和超声波底振盒通过高频电缆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超声波发生器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柜连接,风管和上喷嘴环管、下喷嘴环管固定在罐体内,风管下端引至罐体外部与风管汇聚口进口相连,风管汇聚口的出口与风机连接,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罐体的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上喷嘴环管和下喷嘴环管连通,在循环泵的出口至上喷嘴环管和下喷嘴环管的管道上设置取样阀、管道电加热器和计量罐,密封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上,罐体的上部设置注液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吊开顶盖,将待清洗的主泵吊至罐体上,使主泵水力部件位于主泵、密封环板和罐体所形成的密封空间中。先利用高温化学溶液的浸泡溶解作用进行初步去污,在此过程中用循环泵将溶液进行内部循环,实现上喷嘴冲洗,下喷嘴搅拌冲洗,同时通过取样阀进行溶液浓度取样检测,并利用计量罐进行在线配置加药,保证溶液浓度满足清洗要求。风管、风管汇聚口和风机将罐体内抽成负压,保证了在浸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的蒸汽不溢出,避免出现内照射危险。当溶液温度降至超声波合适工作温度时,再利用超声波在溶液中的“空化作用”把主泵表面及狭缝中的污染物剥离分散,进一步去污。清洗工作完成后,吊走主泵,盖上顶盖。本实用新型高效、低排,且对设备表面无损,并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超声波侧振盒安装示意图;
图3为超声波底振盒安装示意图;
图4为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排风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顶盖2、超声波振盒锁紧机构3、超声波侧振盒4、超声波底振盒5、超声波发生器6、管道电加热器7、循环泵8、计量罐9、风机10、电动阀11、控制柜12、上喷嘴环管13、下喷嘴环管14、密封环板15、风管16、取样阀17、风管汇聚口18,其特征是超声波侧振盒4和超声波底振盒5通过超声波振盒锁紧机构3固定在罐体1上,超声波侧振盒4和超声波底振盒5通过高频电缆与超声波发生器6连接,超声波发生器6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柜12连接,风管16和上喷嘴环管13、下喷嘴环管14固定在罐体1内,风管16下端引至罐体1外部与风管汇聚口18进口相连,风管汇聚口18的出口与风机10连接,循环泵8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罐体1的底部连通,循环泵8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上喷嘴环管13和下喷嘴环管14连通,在循环泵8的出口至上喷嘴环管13和下喷嘴环管14的管道上设置取样阀17、管道电加热器7和计量罐9,密封环板15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上,罐体1的上部设置注液口,罐体1的底部设置排液口。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9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MW风力发电机组整体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双列径向十柱塞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