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镭射可刮开的防伪标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042.8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巩建敏;葛晓森;张晓丽;巩建宝;张联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407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可刮开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镭射可刮开的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防伪标识在各个行业中应用甚广,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迅速鉴别商品的真伪,保护消费者权益,还可帮助企业用户打击假冒产品、维护企业信誉、宣传企业文化、展现企业形象,因此,需要现在的防伪标识不仅防伪性能高,还要增加防伪标识的美观度。
现在的防伪标识大多以单一的纸面标识和单一的镭射激光防伪标识为主,虽然也可在纸面上实现烫印以提高标识的美观度和防伪性能,但现在的烫印多是附着其表面上并不可刮除,只提高了标识的美观度,同时,现在的防伪标识大多是依靠防伪数码来辨别产品的真伪,消费者需要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手段查询即可,而此防伪数码的隐藏是依靠刮刮墨来实现的,传统的刮刮墨是一种防伪油墨,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性,气味大、挥发快,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害。现将目前的刮刮墨纸面防伪缺点总结如下:
1)气味大,挥发快,不仅给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也存在一定的大气污染性;
2)不耐磨,在正常的操作环境下,来回的搬运摩擦依然能够使部分刮刮墨被摩擦掉;
3)颜色单一,无亮度,不能承载信息,从而不够美观;
4)工艺复杂,效率低,从而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防伪标识采用刮刮墨来隐藏防伪信息对环境有污染、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不耐磨、不美观、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耐磨、美观的利用镭射层代替刮刮墨的镭射可刮开的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镭射可刮开的防伪标识,包括基体层,基体层上设有明码信息层和隐藏信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信息层上设有镭射电化铝烫印层。
明码信息层为数字信息层或图案信息层或文字信息层。
隐藏信息层为数字信息层或图案信息层或文字信息层。
明码信息层上设有透明保护膜。
明码信息层上设有光油层。
基体层为纸基或塑料薄膜或纸塑或纸铝或塑铝复合片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采用刮刮墨的防伪标识的加工工艺相比如下:
原有方案:设计——制版——印刷——烫印——印刮刮墨——模切——检验
本实用新型方案:设计——制版——印刷——烫印——模切——检验
从上面的工艺看,将以前的烫印工序和印刮刮墨工序完美的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绿色,环保,对操作人员无害。
本实用新型具有绿色环保、耐磨、美观、存放时间长、防伪性能好的优点。镭射电化铝烫印层可以刮除,因此可完全替代刮刮墨。镭射电化铝烫印层具有烟盒镭射膜的那种亮度,提高美观度,具有更好的抗静电,防粘连性与上机适用性高。镭射电化铝烫印层耐油墨侵蚀,隔离水汽,二氧化碳等能力高,保持被包装物完好,存放时间长,无污染,防伪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如图中所示:1明码信息层;2镭射电化铝烫印层;3隐藏信息层;4基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基体层4为纸基或塑料薄膜或纸塑或纸铝或塑铝复合片材中的任一种,基体层4上设有明码信息层1和隐藏信息层3,明码信息层1为文字信息层,隐藏信息层3为数字信息层,隐藏信息层3上设有镭射电化铝烫印层2,镭射电化铝烫印层2上设有“刮开查询”的字样。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艺步骤为:设计——制版——印刷——烫印——模切——检验。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如明码信息层和隐藏信息层可以是数字信息层、图案信息层、文字信息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为使明码信息层上的信息保存更加持久,还有在明码信息层上加设透明保护膜或光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