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余复脱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049.X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新全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余复脱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在联合收割机上的杂余复脱器。
背景技术
目前,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联合收割机的应用过程中,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效果不好,收获的粮食中含有大量的杂余,这些杂余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食用的麦穗,在粮食加工厂和农户家里,这些麦穗由于无法加工脱粒,只能作为饲料处理了,造成了粮食的浪费。
为了对联合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产生的杂余进行脱粒,通常在联合收割机上安装杂余复脱器,现在所使用的杂余复脱器包括蜗壳,蜗壳上固定安装有被动搓盘,在动力轴上安装有主动搓盘,动力轴带动主动搓盘转动,在杂余麦穗从被动搓盘和主动搓盘之间通过时,通过被动搓盘和主动搓盘对杂余麦穗进行脱粒,然后将杂余麦穗的籽粒连同脱下的壳一起从抛扔筒抛出。这种杂余复脱器在脱粒过程中,杂余麦穗容易在靠近动力轴的部位堆积,并且脱粒效果差,杂余麦穗分离后从抛扔筒接口抛出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主动搓盘和被动搓盘之间的距离不易进行调节,不易根据不同的麦穗调节主动搓盘和被动搓盘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良好的脱粒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脱粒效果好、不易发生堵塞现象、主动搓盘和被动搓盘之间的距离调节方便的杂余复脱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杂余复脱器,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一侧设置有杂余绞龙轴,所述蜗壳内设置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与杂余绞龙轴连接,所述联动轴上设置有主动搓盘,所述蜗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搓盘相配合的被动搓盘,所述主动搓盘和被动搓盘上分别设置有凸条。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主动搓盘上设置有若干条第三脱粒凸条,所述相邻的第三脱粒凸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凸条。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三脱粒凸条和第二导向凸条均沿主动搓盘的周向倾斜设置。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三脱粒凸条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被动搓盘上设置有若干条第一脱粒凸条,所述相邻的第一脱粒凸条之间设置有第二脱粒凸条。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脱粒凸条和第二脱粒凸条沿被动搓盘的周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脱粒凸条和第二脱粒凸条上均设置有第一凸起。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被动搓盘靠近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条,第一导向条远离被动搓盘中心的一端与第一脱粒凸条靠近被动搓盘中心的一端连接。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相连接的第一导向条和第一脱粒凸条在被动搓盘轴向的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主动搓盘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所述若干个叶片倾斜设置,所述若干个沿主动搓盘的周向均布,所述主动搓盘位于被动搓盘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倾斜设置。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主动搓盘与联动轴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连接座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座与主动搓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主动搓盘位于被动搓盘一侧的端面倾斜设置,并且主动搓盘位于被动搓盘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底部倾斜的凹槽,所以,在进行杂余麦穗复脱时,杂余麦穗不会在靠近联动轴的部位堆积;又由于主动搓盘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以,可以根据杂余麦穗的情况,很方便的调整主动搓盘和被动搓盘之间的距离,使脱粒效果达到最佳;主动搓盘上设置有第三脱粒凸条和第二导向凸条,被动搓盘上设置有第一脱粒凸条和第二脱粒凸条,大大提高了脱粒的效果,主动搓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可以增大送风量,使脱粒后产生的籽粒连同脱下的壳易于从抛扔筒接口抛出,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杂余复脱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被动搓盘的右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主动搓盘的左视图;
附图4为附图1中主动搓盘的右视图。
图中:1-壳体;2-杂余绞龙轴;3-蜗壳;4-被动搓盘;5-第一脱粒凸条;6-第一凸起;7-抛扔筒接口;8-叶片;9-主动搓盘;10-第三脱粒凸条;11-第二凸起;12-端盖;13-凹槽;14-连接座;15-连接块;16-联动轴;17-轴承;18-连接键;19-连接螺栓;20-活页;21-第二导向凸条;22-第二脱粒凸条;23-圆锥面;24-第一导向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新全,未经杨新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吊能量回馈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节能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