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人工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876.9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荣;刘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荣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人工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呼吸器的改进,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或者日常生活中,面对心跳骤停、呼吸衰竭或骤停等这种突发事件,实施人工呼吸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手段之一。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由于缺乏安全保护措施,细菌和病毒往往会通过气流、粘液等进入救助者或被救助者的体内,引起一些疾病的交叉感染,而且常因被救助者的牙关紧咬而不便于实施现场急救。有人提出了一种人工呼吸器,由呼吸管、上接触口和下接触罩构成,呼吸管的上端与上接触口相连通并连为一体,上接触口下面的呼吸管外壁上设有下接触罩。这种人工呼吸器,虽然能够避免救助者与被救助者的口腔直接接触,便于实施人工呼吸,但仍没有对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同时,救助者呼出气流中带有的唾液也容易进入被救助者体内,引起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方便地对被救助者进行人工呼吸,而且能够对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避免引起交叉感染的安全人工呼吸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安全人工呼吸器,由救助者接触罩、被救助者接触罩和连通管构成,连通管的上端与救助者接触罩相连通并连接为一体,连通管的下端与被救助者接触罩相连通并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连通管的中部设有杀菌消毒过滤节。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杀菌消毒过滤节,由上漏斗状壳体、下漏斗状壳体、活性炭吸附层和纳米银抗菌层构成,上漏斗状壳体和下漏斗状壳体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在一起,在上漏斗状壳体的下端口和下漏斗状壳体之间夹设有两层活性炭吸附层,在两层活性炭吸附层之间设有纳米银抗菌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人工呼吸的方法相比,不仅能够避免救助者与被救助者的口腔直接接触,便于实施人工呼吸,而且能够对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可以对救助者呼出的气流进行干燥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杀菌消毒过滤节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安全人工呼吸器,由救助者接触罩1、被救助者接触罩2和连通管3构成,连通管3的上端与救助者接触罩1相连通并连接为一体,连通管3的下端与被救助者接触罩2相连通并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连通管3的中部设有杀菌消毒过滤节4,通过杀菌消毒过滤节4对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所述的杀菌消毒过滤节4,由上漏斗状壳体5、下漏斗状壳体6、活性炭吸附层7和纳米银抗菌层8构成,上漏斗状壳体5和下漏斗状壳体6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在一起,在上漏斗状壳体5的下端口和下漏斗状壳体6之间夹设有两层活性炭吸附层7,活性炭吸附层7可以对气流进行吸附干燥,在两层活性炭吸附层7之间设有纳米银抗菌层8,纳米银抗菌层8可以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荣,未经徐晓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膜外麻醉导管固定器
- 下一篇:小儿科使用的防交叉感染雾化吸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