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小儿灌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894.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2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晓玲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小儿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小儿灌肠器,适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肠道清洁是小儿腹手术重要的术前准备之一,特别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肠道清洁更为严格,要求每日1次,连续10-15天。传统的灌肠方法有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小儿灌肠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医用小儿灌肠器,包括一个三通阀,三通阀分别连接肛管、进液管以及出液管;出液管连接负压装置;进液管连接灌肠器。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一个筒盖及负压筒,筒盖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圈;负压筒的外部设置有吊扣,负压筒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袋;筒盖的顶部设置有负压表;一根连接有负压球的软管与负压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厚度为3mm的聚甲基丙烯甲酯(有机玻璃)制成1个规格为30cmx24cmx36cm的负压筒,在其上方安装负压表和排气管,筒内放置1个3000ml引流袋。通过直径1cm的出液管与三通阀相连,在管道与筒的结合部装有封闭垫圈。三通阀的另2个管口与肛管和灌肠器相连。使用时,患儿平卧,双腿屈曲,臀部略垫高。将肛管与灌肠器连接后插入肛门内,由浅入深,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要使肛管穿过狭段。转动三通阀,使60-80ml温盐水流入肛道内,随即按摩腹部20-30秒。然后将三通阀转向出液管,利用重力和负压作用将肠道内软化的粪便吸入负压筒内的引流袋中,如此反复操作。如有引流不畅时,可适量增加负压可轻轻转动肛管即可通畅引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三通阀能够有效地控制进出肠道的液体量;灌肠时间由原来的40-60分钟缩短为15-30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量;由于粪便流入封闭的管道内,病房无污染、无异味,改善了病房环境,也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灌肠过程中患儿无不适,减少了患儿痛苦,患儿易于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三通阀;2、肛管;3、进液管;4、灌肠器;5、出液管;6、负压表;7、软管;8、负压球;9、筒盖;10、吊扣;11、密封垫圈;12、负压筒;13、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医用小儿灌肠器,包括一个三通阀1,三通阀1分别连接肛管2、进液管3以及出液管5;出液管5连接负压装置;进液管3连接灌肠器4。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一个筒盖9及负压筒12,筒盖9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1;负压筒12的外部设置有吊扣10,负压筒12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袋13;筒盖9的顶部设置有负压表6;一根连接有负压球8的软管7与负压筒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晓玲,未经袁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