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948.X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连平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救生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救生的救生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小型矿井的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时,由于通风中断等原因发生昏迷甚至是窒息的情况,被困人员可能长时间无法脱离现场,得不到快速治疗而致人死亡。有些简单的救生工具如绳子,由于达不到井下终端或遇难人员已无知觉等不能快速有效的将遇难人员救出而耽误救助时间。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井内设置有一路管道,管道可根据井深设置为若干节,其特征是:管道与管道之间可伸缩连接,管道的最后一节上固定连接有挂钩和折叠板,折叠板固定连接在每节管道连接处的下部,挂钩设置在折叠板的同侧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救助人员通过将每节管道连接起来向井下延伸,为方便管道向下移动,折叠板碰到障碍物时可向上折叠起来,管道一直延伸至井下终端的遇难人员处,救助人员可通过将折叠板扣住遇难人员的身体或将遇难人员的衣服缠结在挂钩上,将遇难人员救出。
由于合理的挂钩和折叠板的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迅速有效的将遇难人员救出,具有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优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井下救生装置的单节管道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管道上固定连接有挂钩1和折叠板2,管道与管道之间可伸缩连接,折叠板2固定连接在最后一节管道连接处的下部,挂钩1固定在折叠板2同侧的下部。所述的折叠板2还包括固定板、铰轴和活动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每节管道连接处的下部,活动板通过铰轴与固定板铰接连接。管道根据井深设置为若干节,每节管道控制在5米以内。活动板向上翘起与固定板成一定夹角β,15°<β<30°。
救助人员将每节管道连接起来向井下延伸,为方便管道向下移动,折叠板2碰到障碍物时可向上折叠起来,管道一直延伸至井下终端的遇难人员处,救助人员可通过将折叠板2扣住遇难人员的身体或将遇难人员的衣服缠结在挂钩1上,将遇难人员救出。
在实际应用中,挂钩1可设置为两个,且设置在折叠板2下部30cm-40cm处,一个挂钩1设置在折叠板2同侧端的下部,另一个挂钩1设置在折叠板2异侧端的下部,可利用挂钩1钩住遇难人员的衣服,将遇难人员救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连平,未经杨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采空区堤坝式充填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