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581.3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文;鞠全胜;刘荔;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乐鑫源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32 | 分类号: | B03B5/3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405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 碳化硅 分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亚微米碳化硅微粉湿法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微粉生产中,将微粉的最大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粉体称为亚微米级粉体,亚微米级粉体由于粒度小,常规的分级装置很难将其分离出。
大多碳化硅生产商都采用沉降法分级亚微米粉体,将碳化硅微粉与水混合,进行搅拌,制成悬浮液,经过沉降分层将亚微米级粉体抽出,通常沉降时间长,分级难度大,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以解决亚微米碳化硅水力(沉降、溢流)分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亚微米碳化硅分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筒体和端盖,所述筒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压力料浆;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和转动盘,所述转轴的一个端部从所述端盖的进料口伸出,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调整盘,所述调整盘通过压力调整装置压靠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筒体上设有仅用于限定所述调整盘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整盘卡接;所述调整盘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调整盘之间的贴合端面形成料浆分级通道,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外侧与所述出料口相通,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与进料口相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力调整装置包括压缩弹簧;调整丝杆,所述调整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端盖上并通过弹簧压盖将压缩弹簧顶压于所述调整盘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整盘设有一个中心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中心通孔,所述转轴与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所述所述料浆分级通道的内侧通过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进料口相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盘的外周面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转动盘和转轴一起转动,而调整盘则由于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不能随转动盘一起转动,调整盘和转动盘之间有了相对转动,破坏了调整盘和转动盘之间的密封膜,使得浆料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压力调整装置的预紧力,通过转动盘和调整盘之间的分级通道流出;由于转动盘和调整盘的相对转动,使得大颗粒的碳化硅不会在转动盘和调整盘的贴合处堆积,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在料浆中加压,使得能够克服压力调整装置预紧力的微粒能够通过分级通道,不能够克服压力调整装置预紧力的颗粒则不能通过分级通道,起到了分级的作用;由于调整盘的外周面和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使得浆料只能通过调整盘和转动盘之间的分级通道排出,避免了未分级的浆料混入成品浆料中,提高了成品浆料的合格率。
由于设计了压力调整装置和浆料中通有压力,通过调整压缩弹簧的预紧力和浆料中压力的大小,能够克服压力调整装置预紧力而通过分级通道的颗粒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分离出直径不同的不同级别的碳化硅微粉,满足了不同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搅拌装置上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端盖,2、调整盘,3、第一密封件,4、限位件,5、筒体,6、转轴,7、转动盘,8、第二密封件,9、出料口,10、压缩弹簧,11、弹簧压盖,12、调整丝杆,13、进料口,14、联轴器,15、搅拌桨,16、搅拌轴,17、排渣口,18、电动机,19、高压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乐鑫源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未经昌乐鑫源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