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603.6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4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吕舒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舒宏 |
主分类号: | A61H31/02 | 分类号: | A61H31/02;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东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病人进行急救的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抢救室中或野外急救中一般都使用辅助呼吸器,当病人呼吸微弱时用辅助呼吸器强制性的帮助病人呼吸,但普通的辅助呼吸器只能罩在鼻子和嘴部的外侧,不能有效的帮助病人恢复呼吸。现有技术存在的呼吸器结构较为复杂,价格昂贵,零部件检修更换繁琐,有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使用者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影响实施呼吸术,比如由于结构复杂,使用不易操作等问题。医院对患有心血管病的病人进行吸氧治疗,当病情危机需要抢救时,需摘下氧气罩进行人工呼吸,病情稳定时,不需要进行人工呼吸的病人戴上氧气罩即可,上述操作费时费力,需要尽快的在两者间转换,若是转换不及时,则有可能耽误抢救时机,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一般的人工机械呼吸术是借助机械的力量把空气或氧气经气道压入肺泡,使肺及胸廓间隙性膨胀,以维持或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肌的强烈活动,促进自主呼吸快速恢复,达到预防或治疗呼吸衰竭的目的,人工呼吸虽然能够达到一定成效,但由于医务人员口对口的对病人进行治疗,很容易遭感染,因此,很多医务人员都不愿意采用人工呼吸,从而易错过抢救时机,因此,急需改进现有的人工呼吸器,以打消医务人员的卫生顾虑以及快速在人工呼吸和氧气瓶之间转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病人进行急救的人工呼吸器,能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呼吸器,包括患者呼吸罩、呼吸囊以及连接管,所述患者呼吸罩以及连接管分别与呼吸囊的两端相连通,患者呼吸罩中设有与呼吸囊相连通的气口和呼吸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连通三通管的其中一端,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人工呼吸罩和氧气瓶,其中与氧气瓶连接的管上安装有控制开关,且管内靠近连接管处设有过滤装置,与人工呼吸罩相连接的管内设有过滤网和单向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患者呼吸罩与呼吸囊之间密封卡接,呼吸管与患者呼吸罩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呼吸囊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为乳胶层,内层为泡沫塑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与三通管的连接处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能够及时抢救病人、方便卫生,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得整个装置便于携带,维修和更换部件简单,而且使用起来便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鼻腔辅助呼吸,更可利用呼吸管将空气直接挤入呼吸道中,实现快速有效的实施抢救,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关闭与氧气瓶连接管上的控制开关即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需要氧气瓶支持时,再连接到氧气瓶上,能够实现人工呼吸与氧气瓶之间的快速转换,而且在管内设置过滤网,同时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卫生,避免患者对医务人员口腔传染疾病。因此,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人工呼吸器包括患者呼吸罩1、呼吸囊2以及连接管3,所述患者呼吸罩1以及连接管3分别与呼吸囊2的两端相连通,患者呼吸罩1与呼吸囊2之间密封卡接,连接管3与呼吸囊2密封固定。患者呼吸罩1中设有与呼吸囊2相连通的气口4和呼吸管5,其中,呼吸管5与患者呼吸罩1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功能。所述呼吸囊2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为乳胶层6,内层为泡沫塑料层7。所述连接管3的端部连通三通管8的其中一端,且连接管3与三通管8的连接处为螺纹连接,三通管8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人工呼吸罩33和氧气瓶,其中与氧气瓶连接的管上安装有控制开关31,且管内靠近连接管3处设有过滤装置32,与人工呼吸罩33相连接的管内设有过滤网34和单向阀门35,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34位于靠近人工呼吸罩33处,所述过滤网34为医药过滤网,用以防止患者通过口腔传染疾病给医务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舒宏,未经吕舒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