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深类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1627.1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丁;石勇;王正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辉(上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20;B21D28/30;B21D37/10;B21D4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深类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深类级进模。
背景技术
级进模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模具,其最基本的原理是将原有多副模具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多工序自动化工作,具有效率高、加工质量更有保证等优点,是现阶段模具设计的一大发展方向。侧孔盖类零件的加工不但需要进行深度拉深,还需要冲侧孔,工艺比较复杂,目前一般采用多副模具单工序加工的方式进行,因而加工效率低,而且质量无法很好的保证。比如图1至3所示所示的充气盖。充气盖是高档车系安全气囊控制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其制作材料一般采用厚度为2mm的SPCC冷轧钢板,零件的高度为22.37±0.13mm,大圆柱11直径为φ21.13±0.13mm,小圆柱12直径为φ18±0.13mm,小圆柱12的圆周均匀排布12个细长孔13。细长孔13的宽度为1.15mm,长度为6.6mm,径向中心距为4.4mm,可见该件的结构复杂性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现有级进模通常适用于生产冲栽件、弯曲成形件和浅拉深件。对于像充气盖这样的深拉深件,若要用级进模带料连续深拉深则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目前类似于充气盖的侧孔盖类零件均采用多幅模具单工序逐步进行加工,世界范围内未见采用级进模进行加工的,因而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难以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深类级进模,解决现有技术中如充气盖这样需要深拉深及冲侧孔的零件只能采用多副模具单工序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拉深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对料带进行拉深的拉深装置,还包括侧冲装置;所述的拉深装置有两套以上,分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进行拉深,且每相邻两套拉深装置之间设置有空工位;所述侧冲装置设置在拉深装置之后的侧冲工位上,用于在料带拉深出的盖类零件毛坯的侧壁上侧冲出侧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将拉深模与侧冲模组合在一起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拉深类级进模,相比现有采用多模具单工序的加工侧孔盖类零件的方式,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及时供货;同时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操作者也更加轻松;此外还避免了工件毛坯在不同工位之间搬移带来的精度误差,因此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充气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气盖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拉深类级进模的总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拉深类级进模的排样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拉深类级进模打开时其侧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拉深类级进模闭合时其侧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拉深类级进模,在加工充气盖时,将整个加工工艺流程分为了g1至g25共25个工位。其中,g1工位为冲导正孔及工艺切口工位;g2工位为冲工艺切口工位;g3工位为空工位;g4工位为第一步拉深工位;g5工位为空工位;g6工位为第二步拉深工位;g7工位为空工位;g8工位为第三步拉深工位;g9工位为空工位;g10工位为整形工位;g11工位为空工位;g12工位为第一次侧冲工位,在拉深出的盖类零件毛坯的侧壁上冲出对称的四个侧孔;g13、g14、g15三个工位为空工位;g16工位为第二次侧冲工位,在拉深出的盖类零件毛坯的侧壁上再冲出四个侧孔;g17、g18、g19三个工位为空工位;g20工位为第三次侧冲工位,冲出最后的四个侧孔;g21、g22工位为空工位;g23工位为压端面工位;g24工位为切边工位;g25工位为切料带卸件工位,同时切废料。
所有非空工位为成型工位(或者说加工工位),在成型工位之间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空工位,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模具零件的强度,及为成形工位的模具零件设计提供方便,同时也方便模具的维修。
如图5所示,对应图4中的各个成型工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拉深类级进模从左至右(按照进料方向从前至后),包括如下部分:冲导正孔及工艺切口装置1、冲工艺切口装置2、第一拉深装置3、第二拉深装置4、第三拉深装置5、整形装置6、侧冲装置7、压端面装置8、切边装置9和切废料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辉(上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昌辉(上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