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体封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670.8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彦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彦璋 |
主分类号: | B65D33/36 | 分类号: | B65D33/36;B65D3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封口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袋体封口结构。
背景技术
按,已知袋体如图1所示,已知的袋体1具有一开口端2,容置于该袋体1内的内容物3可藉由倾斜该袋体1使该内容物3经由该开口端2倒出至一杯体4,然而,该开口端2通常会大于该杯体4,使得内容物3容易溢出于在该杯体4之外,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必须捏住部分开口,以避免在倾斜倒出时的溢出现象,使用上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的袋体容易因倾斜倒出内容物时,将内容物溢出于杯体外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不改变已知的袋体的情况下,达到解决内容物因为倾斜倒出到杯体外而造成的溢出情况。
为达上述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袋体封口结构,包括有一袋体以及一设置在该袋体上的限制部,该袋体具有一开口以及相对该开口的闭合端,且该袋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该限制部设置在该开口与该闭合端之间,将该容置空间分隔成一限制区域与一容纳区域,其中该限制区域与该容纳区域藉由至少一通口相通,原本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一内容物则在设置该限制部后放置于该容纳区域内,并且在该袋体倾斜时,经由该通口送出至该限制区域再由该开口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案中,该限制部设置在该袋体中央,使该限制部与该袋体之间形成两个通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案中,该袋体设置有数个该限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案中,该开口具有一使该袋体完全闭合的夹链。
由上述说明可知,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
该袋体封口结构藉由该限制部分隔该容置空间而形成一限制区域以及一容纳区域,且该限制区域与该容纳区域藉由一通口相通,而该通口的口径小于该开口的口径,因此可限制该内容物藉由该开口倒出时的倒出流量,进而避免该内容物在倾斜倒出至一杯体时,溢出于该杯体之外。
该限制部可藉由一热塑合机热压合该袋体而完成,在不更改已知技术的袋体的前提下,直接在既有的袋体上加上该限制部,不需要重新制作一新的袋体,实为一简单实用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技术的内容物溢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具夹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袋体封口结构,包括有一袋体10以及一设置在该袋体10上的限制部20,该袋体10具有一开口11以及相对该开口11的闭合端12,且该袋体10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3,而该限制部20设置在该开口11与该闭合端12之间,将该容置空间13分隔成一限制区域131与一容纳区域132,其中该限制区域131与该容纳区域132藉由至少一通口50相通,原本放置于该容置空间13内的一内容物30则在设置该限制部20后放置于该容纳区域132内,并且在该袋体10倾斜时,使该内容物30经由该通口50送出至该限制区域131再由该开口11倒出到一杯体40内。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袋体10可为一挠材料所制成,更进一步的,该袋体10可为一塑料材料所制成,因此,该限制部20藉由一热塑合机热压合该袋体10而完成。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限制部20可设置在该袋体10中央,使该限制部20与该袋体10之间形成两通口50,因此,使用者在倾斜倒出该内容物30时,不需要先确认该通口50在那个地方,让该通口50朝向倾斜倒出的下方,以方便倒出。使用者可随机使用任何一个方向将该袋体10倾斜倒出。
值得一提的是,该袋体10内可设置数个的限制部20,且该限制部20的长度可依实际实施方式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如图4所示,该袋体10的开口11可具有一夹链60,使该袋体10可以藉由夹链60完全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彦璋,未经林彦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