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牵伸后区控制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981.4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文;曹德进;宋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46 | 分类号: | D01H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牵伸 后区 控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牵伸后区增加控制点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棉纺重定量大牵伸的高效工艺的推广,对细纱机的牵伸倍数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提高细纱牵伸能力有两种方法:一是保持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采用提高前区牵伸倍数。二是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以达到提高总牵伸倍数的目的。而从生产实践来看,如果后区采用较大的牵伸倍数,则牵伸力不匀率增大,容易影响纱条的均匀度;如果采用增大前区牵伸倍数,则必须增强胶圈的控制作用,而要增加前区皮圈的控制作用又很容易受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因此一般企业往往会选择增大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后区罗拉隔距较大,使得后区中部摩擦力界分布较弱,致使较短的纤维变速点不稳定,恶化条干,容易产生常发性纱疵。同时,对于V型牵伸来说,虽然加强了前钳口对纤维的控制,但易引起纤维变速点分散后移,影响条干质量。为解决此类的问题,往往会采用在后区附加控制件的方法,该方法一是增加牵伸区的中部摩擦力界,有利于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靠近集中,二是合理设计压力棒的位置使须条沿皮圈握持点的切向喂入,达到稳定和改善成纱条干,减少成纱细节、粗节、棉节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纺纱机牵伸后区附加压力棒以增加牵伸倍数的方法也有不少。例如,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和张晓方2008年2月4日曾申请了“一种用于纺纱机牵伸后区的压力棒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08200762397.X),其主要技术构思为:两支架相向设置,支架上部设有滑槽,滑槽处设有槽形螺钉孔,两调整滑块分别位于两支架上,与支架滑动连接,滑块下部设有紧固螺钉,压力棒固定在两调整滑块上。该技术的特点是其压力棒位置可前后调整,可根据所纺须条的特性合理设置牵伸后区控制点的位置,因而对于牵伸后区须条的控制更为有效和灵活。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尽管其“可根据所纺须条的特性合理设计后区控制点的位置”,实际上其仅仅通过前后移动压力棒的位置来设计控制点,而根据细纱机牵伸区的特点,如果压力棒只作前后移动,这种移动就会改变须条沿握持点切线方向喂入这样一个条件,这就会影响成纱条干,所以这种可调节性就失去了意义;二是由于可调节的特点,安装使用时仍然需做大量试验来寻找压力棒的最佳位置,整个寻找过程操作复杂而且不易控制,对工艺稳定性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三是对压力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考虑不多,要求放置压力棒的滑槽开口向上,但如果采用压力棒下压须条,由于粗纱加捻后须条已有相当的强力,须条对压力棒产生反作用力,使压力棒上浮,这就会削弱附加摩擦力界强度,从而直接影响整个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此外,类似的专利技术还有:成立强于2005年4月8日同日申请的名为“压力棒上销”的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520011534.0)和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510063419.2)中,其主要技术方案是:依据须条纤维运动及变化规律,采取附加控制棒即压力棒的方式,在牵伸后区建立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将牵伸器材的弹性钳口上销在后端握持处后侧延伸,其延伸部位通过连接固定构件加设用于后区牵伸控制的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与连接固定构件和压力棒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牵伸器材——压力棒上销。它不仅对牵伸前区须条进行控制,而且还对牵引后区须条实行了有效控制,从而改善了条干的均匀度,提高了成纱的质量。从理论上来说,将上销握持处向后侧延伸,在延伸处构筑压力棒装置,并配上压力棒,压力棒作用于后牵伸区的须条上,该技术可达到在后牵伸区增强摩擦力界的作用,可以设计成沿皮圈握持点切线方向喂入,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下述问题:一是由于压力棒国定于上销握持处后侧的延伸部位,与上销连为一体,压力棒触压在须条上时,由于须条对压力棒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因此对上销的后部就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根据杠杆原理,这就会在上销的钳口处形成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弹性钳口的弹性削弱甚至失去,很易出硬头影响使用效果;二是对现有的纺织厂来说,要应用该技术,就须淘汰机上正在正常使用的上销,成本投入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安装控制简便、运行可靠的细纱机牵伸后区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细纱机牵伸后区控制组件,包括压力棒、中罗拉、中罗拉座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部开有与压力棒两端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压力棒固定卡在滑槽内,所述支架固定在中罗拉座特定位置处,所纺须条经过所述特定位置上的支架上的压力棒后能沿上下握持点的切线方向喂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