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循环水智能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2084.5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山;吴晋英;张敏;王秀杰;马敏;徐会武;刘荣江;程玉山;陈俊强;禹菡;薛冕;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G01N2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循环 智能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的循环水的排污装置,尤其是一种工业循环水的智能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循环水在电力、冶金、食品、医药、中央空调系统、造纸工业、石油化工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工业循环水大都是敞口系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如空气中的悬浮物、细菌、氧气、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酸雨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循环水系统,则会造成严重污染。另外,由于循环水在运行中自身不断蒸发,水中的溶解固形物、悬浮物等杂质特别是各种盐类成分(主要为Ca2+、Mg2+、Fe2+、Cl-、SO42-、SiO44-、CO32-、NO3-、HCO3-等)浓缩后含量不断增加,导致设备和管道结垢、菌藻堵塞、腐蚀甚至泄露;结垢、堵塞导致循环水阻力增大、流量减小,企业必须增加循环泵数量并补充大量的水,结果造成大量水电资源的额外消耗。当堵塞或腐蚀严重时,必须停机检修或更换部分管网和设备部件,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而通常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靠人工管理的方法对循环水进行排污,达到降低水中盐类等杂质成分的目的。但由于循环水的排污位置一般都在管网设备的最低处,操作不仅麻烦,而且工作量大,工人每次排污没有时间和量的概念,想排多少就排多少,结果排少了不能解决管道设备堵塞、腐蚀、泄露等问题,排多了又造成大量水、电资源的浪费。因而靠人工方法对循环水进行排污操作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致使循环水的排污问题成了困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工业循环水的水质状况,并能根据循环水的水质情况自动进行排污的智能排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循环水智能排污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信号源驱动电路、水质测量电路、A/D信号转换电路和用于控制排污电磁阀打开与闭合的输出控制电路;信号源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提供给水质测量电路的驱动信号,水质测量电路的测量信号输出端连接A/D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A/D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水质测量电路为电导率测量电路。
所述的电导率测量电路包括电导电极、放大电路和检波器,电导电极用来放入待测水池,电导电极连接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检波器的信号输入端,检波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A/D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A/D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转换开关与A/D转换电路,检波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转换开关的信号输入端,转换开关的另一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温度测量电路;转换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转换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信号源驱动电路由振荡器构成,振荡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量程自动转换电路,量程自动转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放置入待测水池,量程自动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电路。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有显示电路。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按键电路。
本实用新型工业循环水智能排污装置根据循环水的水质状况进行智能排污,无需人工管理,对循环水的排污进行完全智能化的操作,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维修费用;由于是根据循环水的水质状况进行排污,从而减少人工排污的随意性,减少循环水中有害杂质对设备、管网造成的危害,极大地降低企业能源和水资源的损耗;不仅保证了企业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为企业的降耗增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节能产品,符合国家的节能、节水政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重复性误差较小、排污控制准确,智能化程度高,所以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耐磨冷却机密封条
- 下一篇:一种生产气相白炭黑的脱酸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