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管材输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2428.2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晏绍军;陈俊;朱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L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管材 输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复合管材输血器。
(二)背景技术
传统输血器一般采用聚氯乙烯(PVC)高分子材料制造,特别是与血液直接接触的部分,如滴瓶、输血管道等。传统输血器有如下缺点:由于传统输液器制造材料——聚氯乙烯(PVC),一般采用DEHP,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脂作为改性添加剂。DEHP呈无色油状粘稠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类酯,常温下不易挥发,通常用于塑料的改性添加剂,用于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提高塑料的强度,DEHP有一定的急性毒性,给予大剂量的情况下,对动物有致畸胎和致突变作用。
DEHP(邻苯二甲酸酯)对患者的伤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DEHP的敏感度较高的患者。如胎儿、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以及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将会是高危的人群。
2、所接受到的DEHP的剂量较大的患者。而这个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由治疗过程的类型所决定的。同样,治疗的频度和时间也和剂量有直接的关系。
3、血液透析、输血过程加快了DEHP的溶出,使用PVC材料会导致病人对DEHP的吸收超过耐受量,增加治疗的不安全性。
基于以上原因,于是就提出一种需求,希望提供一种与血液接触的滴瓶、输血管道等完全不含DEHP(邻苯二甲酸酯)的安全性的输血器。
(三)发明内容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输血器与血液接触的部件,采用不含DEHP(苯邻二甲酸酯)的高分子材料制造,来提高输血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管材输血器主要由穿瓶针、滴瓶、输血管道、调节器和输血针组成。其特征在于,滴瓶采用聚丙烯(PP)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输血管道采用复合双层共挤出的管材高分子材料制造,双层共挤出的管材,与血液接触的输血管内层为聚氨酯(PU)医用高分子材料,厚度在0.03mm-0.6mm之间;不与血液接触的输血管外层为聚氯乙烯(PVC)医用高分子材料,厚度在0.03mm-0.6mm之间。穿瓶针、调节器采用ABS树脂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造。输血针用不锈钢制造。输血管道与穿瓶针、滴瓶、输血针连接采用环己酮等医用粘接剂粘接,使之成为一个畅通管道。由于采用聚丙烯(PP)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滴瓶、复合双层共挤出管材高分子材料的输血管道,采用ABS树脂制造穿瓶针和采用不锈钢制造静脉针其材料性能稳定,无DEHP(苯邻二甲酸酯)改性添加剂渗出,使该输液器真正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产品外观漂亮、制造工艺简单。特别是用聚丙烯(PP)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滴瓶,复合双层共挤出管材高分子材料的输血管道等造成输血器,其稳定性高,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复合管材输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用ABS树脂制成穿瓶针1,用复合双层共挤出的管材制成输血管道2,穿瓶针1与输血管道2采用环己酮等粘接剂胶接。用聚丙烯(PP)制成滴瓶和复合双层挤出的管材的输血管道4,滴瓶3与输血管道2、输血管道4采用环己酮等粘接剂胶接。用ABS树脂制成调节器5,也可用聚丙烯等材料制成,安装在输血管道4上。用不锈钢制成输血针6,输血针与输液管道4用环己酮等粘接剂胶接。以上所有胶接也可采用光固胶等胶粘剂粘接。双层共挤出的管材,与血液接触的输液管内层7和不与血液接触的输血管外层8采用双层共挤工艺实现,两层胶接不含任何粘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速针头
- 下一篇:一种简易车底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