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砟轨道板施工防上浮和侧移限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2695.X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衍文;张鹏;王圣林;肖绪文;何敏;刘歆泽;詹家辉;车风云;张志超;任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6 | 分类号: | E01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施工 上浮 限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铺板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轨道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精度和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从上到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轨道板、袋装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混凝土底座。轨道板铺设过程中,首先用轨道板精调装置将轨道板精确放置在预定位置上,然后向预先在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之间放置好的灌注袋中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在灌注过程中,砂浆四周受到灌注袋和上部轨道板的约束从而引起轨道板上浮,影响轨道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同时,在曲线地段,由于混凝土底座内外侧表面存在高差,因此浮在砂浆袋上的轨道板还容易产生向高度较低一侧的水平位移,目前还没有用于限制轨道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的施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轨道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位置和精度的限位器,通过限制轨道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保证施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砟轨道板施工防上浮和侧移限位器,包括Z形刚性连接框架、以及分别垂直装设于所述Z形刚性连接框架顶面、侧面和底面的顶面限位调节螺杆、侧面限位调节螺杆和底座固定螺杆。所述顶面限位调节螺杆位于Z形刚性连接框架顶面下方的端部装设有竖向限位板;所述侧面限位调节螺杆在靠近顶面的端部装设有横向限位板。其中顶面限位调节螺杆及竖向限位板的主要作用是压紧轨道板面,限制轨道板上浮。侧面限位调节螺杆及横向限位板的主要作用是挤紧轨道板侧面,限制轨道板侧移。Z形刚性连接框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限位器自身的结构刚度和传递荷载,从而满足施工位移精度要求。底座固定螺杆的主要作用是为限位器提供支座反力,保证限位器在受力过程中的自身稳定性。
为增强Z形刚性连接框架的强度,分别在其顶面与侧面连接处、侧面与底面连接处装设有加强板。
为保证精确控制竖向限位板的位置,所述顶面限位调节螺杆的安装数量为2根以上。
为保证精确控制横向限位板的位置,所述侧面限位调节螺杆的安装数量为2根以上。
所述底座固定螺杆的安装数量为2根以上,通常可选择为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3根底座固定螺杆,使得Z形刚性连接框架的底面稳固于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与实际施工过程紧密结合,与底座固定螺杆相连的限位孔设置在混凝土底座顶面,可以同时提供竖向和侧向两个方向的反力。
(2)产品结构简单,总重15kg左右,轻便耐用,且可以周转使用。
(3)Z形刚性连接框架的顶面、侧面和底座均采用螺纹调节,适用性强,施工控制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砟轨道板施工防上浮和侧移限位器,包括Z形刚性连接框架3、以及分别垂直装设于所述Z形刚性连接框架3顶面、侧面和底面的两根顶面限位调节螺杆1、两根侧面限位调节螺杆2和三根底座固定螺杆4。所述顶面限位调节螺杆1位于Z形刚性连接框架3顶面下方的端部装设有竖向限位板5。所述侧面限位调节螺杆2在靠近顶面的端部装设有横向限位板6。为增强Z形刚性连接框架3的强度,分别在其顶面与侧面连接处、侧面与底面连接处装设有加强板7。
在轨道板施工过程中,本设备的使用步骤如下:
(1)轨道板精调完毕后,首先将限位器竖直放置,顶面限位调节螺杆1旋至较高位置,然后将水平固定限位销对准混凝土底座上事先预留的螺孔,将底座固定螺杆4旋入螺孔。
(2)旋转侧面限位调节螺杆2至与轨道侧面紧密接触,完成侧向限位。
(3)旋转下落顶面限位调节螺杆1至与轨道板面紧密接触,限位装置安装完成。
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安装限位器后,板面最大上浮位移量和侧面位移量可以控制在0.01mm以内,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