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髓注液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2835.3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盛志勇;何忠杰;张丹成;张超;王树倩;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力;盛志勇;何忠杰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髓 注液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是一种适合野战条件下(包括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各种事故和自然灾害的环境条件)紧急建立输液通路,用于抢救的骨髓注液枪。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临床急救过程中,尤其对危重患者抢救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时给药可以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但常有一些危重症病人由于脱水、休克、大出血等原因,不能快速有效的建立静脉通时,丧失最佳给药时机、抢救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建立骨髓腔通道,确保救治的药物和液体及时给予是抢救的关键。
建立骨髓腔通道的原理是利用骨髓腔内含丰富的血管网,经毛细血管网与血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循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通道,且只要能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在骨髓腔内应用,包括输血。因而特别适用于抢救现场,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骨髓注液枪的功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可靠的建立一条骨质外部通往内部骨髓腔体的通道,达到建立输液通路、输注急救药物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枪体、推进系统和弹射系统。枪体由推进筒、定位套筒、扳机与击发装置、枪柄共4部分组成。定位套筒与推进筒通过旋转螺纹连接,实现穿刺深度的准确定位。击发装置由击爪、片簧、销轴组成。扳机与击发装置配合完成闭锁、驱动、解锁的动作,使推进系统提供足够的力量将套针射入骨髓腔内部。推进系统由拉杆、拉杆手柄、定位卡笋、限位卡笋、推进弹簧共5部分组成。由定位卡笋和限位卡笋构成保险装置,以确保安全操作。弹射系统由内针、外针、注射针固定装置、夹头共4部分组成。外针为空心结构,内针为实心体,位于外针的空腔内。由内针,外针组成的套针通过夹头与注射针固定装置紧密衔接,限位卡笋和定位套筒控制套针进入骨髓腔的深度。主要零部件材料以经过表面处理的低碳合金钢为主。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让内针,外针组成的套针进入骨髓腔内,取出内针,通过外针可以实现紧急输液,采样检测等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有:
(1)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野战条件下(包括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各种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条件下)建立输液通路用于抢救,是一种具有军民通用型的医疗器械。
(2)本实用新型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幅度的降低原有的该类医疗器械的使用成本,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本实用新型完全机械,无任何能源要求。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便携式、单手可以操作、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符合广泛意义上的医学要求。
(5)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方便、快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穿刺深度精确定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病患处给药,达到抢救或治疗的目的,并且创面小,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击发装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射针定位装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装置图。
图中1.推进筒 2.定位套筒 3.片簧 4.外针 5.击爪 6.注射针固定装置 7.夹头 8.内针 9.推进弹簧 10.销轴 11.扳机 12.定位销 13.枪柄14.定位卡笋 15.拉杆 16.限位卡笋 17.拉杆手柄 1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案
图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枪体、推进系统和弹射系统。枪体由推进筒1、定位套筒2、扳机11及击发装置、枪柄13组成。定位套筒2与推进筒1通过旋转螺纹连接,实现穿刺深度的准确定位。击发装置由片簧3、击爪5、销轴10组成。扳机11与击发装置配合完成闭锁、驱动、解锁的动作,使推进系统提供足够的力量将套针射入骨髓腔内部。推进系统由推进弹簧9、定位卡笋14、拉杆15、限位卡笋16、拉杆手柄17共5部分组成。由定位卡笋14和限位卡笋16构成保险装置,以确保安全操作。弹射系统由外针4、内针8、注射针定位装置6、夹头7共4部分组成。外针4为空心结构,内针8为实心体,位于外针的空腔内。由内针8、外针4组成的套针通过夹头7与注射针定位装置6紧密衔接,通过定位套筒1和限位卡笋17控制套针进入骨髓腔深度。注射针定位装置6与拉杆15紧密连接,用固定螺栓18将其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零部件材料以经过表面处理的低碳合金钢为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力;盛志勇;何忠杰,未经杨力;盛志勇;何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