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3123.3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增;李全在;孙海滨;张建伟;马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西玛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2 | 分类号: | F23D14/2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燃气燃烧器用于碳素行业生产的敞开环式焙烧炉或盖式焙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碳素焙烧炉中使用的传统燃烧器使用寿命短,结构不合理,由于燃烧器的通径和达到的火焰长度不能进行准确科学计算,所以火焰长度和热强度极其不稳定,致使火道上下温差大,约在70℃以上,无法有效地降低火道或火井的温度分布梯度,使料箱碳素制品的温度分布亦不均匀;质量不稳定,得不到保证。而且火焰很难处于集中强力的火势,容易舔烧火道壁,对火道结构也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坏,增加了维修成本。这种低效率的燃烧使焙烧周期相对较长,单位能耗较高,也增大了行业能耗的总量。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达到550~650℃时,产生大量挥发份,传统燃烧器没有采用配风原理,不能使燃料与空气充分合理混合,挥发份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含有CO和C颗粒烟气,污染环境。传统的燃烧器没有准确配风,完全靠提高焙烧炉内的负压,使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焙烧炉火道(火井)内,使冷空气进入火道(火井)流量无法控制,过多的冷空气会带走火道或火井更多热量,就会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高燃烧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根据客户所使用的焙烧炉的火道(火井)尺寸、天燃气热值及压力等参数进行特殊研制。采用配风原理,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例达到最佳配比,燃气燃烧效率最大化,有效地提高焙烧炉的热效率,节约能源。保证火焰热强度更大,不会舔烧火道壁,延缓火道结构的损坏,延长维修周期。
本实用新型是使用天然气燃料的燃烧器。具有火焰稳定的特征,可以反复点火。燃烧器主要部件包括,如图1所示:内芯接头1,套管接头2,螺栓3,过渡管4,螺栓5,调节套管6,套管7,内芯接管8,内芯高温头9,不锈钢丝10,套管11,盖板12,螺栓13,套管高温头14。燃气从内芯接头1进入,经过内芯接管8,在内芯高温头9的径口点火,喷出火焰,火焰流入火道(火井)内。在内芯高温头9上用同一平面内以等间距排列分布的三根不锈钢丝8将其固定在套管7中央的位置上,保证火焰处于火道中央。内芯高温头9及套管高温头14采用的是合金耐火钢材质,抗高温,使用寿命长。过渡管4上设有8个小孔,通过调节套管6改变其工作范围,从而改变燃气与空气的配比量,一般天然气与空气的最佳配比控制在1∶11~12。工作时,火道中负压通过套管将空气吸入,与燃气充分混合,燃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合理的结构使火焰稳定集中,以达到合理组织炉内热流场,保证火道上下温度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2.采用配风原理,燃气燃烧完全,释热充分,可降低燃料消耗15%-20%,有效地提高了焙烧炉的热效率;
3.根据焙烧工艺温度,达到所要求的火焰长度;
4.从结构上保证火焰处于火道中央,不会舔烧火道壁,延缓火道结构的损坏,延长维修周期;
5.采用金属软管联接以及滑动式枪头,定位准确,更换简便,操作灵活,它的现场故障维修可在1~2分钟内完成,不妨碍生产进程,避免产生重大损失;
6.最大限度地避免系统二次燃烧,降低事故发生频率;
7.降低炉面环境温度,改善工作环境;
8.由于部分结构采用合金耐火钢材质,增大了燃烧器使用寿命。经南山铝业在使用中的实践证明,使用寿命长达5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燃气燃烧器整体结构图。图中1内芯接头,2套管接头,3螺栓,4过渡管,5螺栓,6调节套管,7套管,8内芯接管,9内芯高温头,10不锈钢丝,11套管,12盖板,13螺栓,14套管高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前,先将燃烧器可调节部位预紧固,不得用力过大,以免损伤丝扣,以所紧固件不被滑动为准;确认给气阀门关闭,然后将金属软管与燃烧器相联接;点火必须二人操作,一人将火源放入燃烧器内以后,告诉另外一人将燃气阀门少量开启,燃烧器喷火后再插入炉室;调整燃气阀门及风门使火焰颜色达到亮白为佳;燃烧器喷火后必须垂直插入炉室,倾斜度最大不得大于15度,以利于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停炉熄火时首先关闭给气阀门,然后待燃烧器冷却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西玛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西玛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平板电脑
- 下一篇: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