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45°体定位夹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3170.8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孙国财;张友胜;盛玉华;宋玉荣;陆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16100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5 定位 夹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镗铣床附件万能铣头加工所用的一种45°体定位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常用的万能铣头是各类镗铣床常配备的一种机床附件,如图1所示,万能铣头的铣头体可绕45°轴线做360°旋转,可转动空间任意角度进行切削加工,其斜面及45°轴线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铣头空间角度的回转精度,因此,该种45°铣头体的加工一直是机床附件行业的一个难点。通常情况下,45°铣头体的两轴线角度,是靠T611型卧式镗床的工作台回转来实现,主轴孔轴线和45°轴线的空间虚交点到主轴孔端面距离,和到45°轴线斜端面的距离都靠划线加工实现,加工精度低,其成品精度只能靠装配结合刮研来保证,并且这种加工手段生产效率很低,直接影响到主机附件的配套率,不适合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万能铣头的铣头体加工精度不易保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45°体定位夹具装置,该45°体定位夹具装置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5°体定位夹具装置,包括夹具体、铣头体,夹具体与铣头体接触面与水平面夹角成45°,且铣头体置于夹具体的内止口内,镗架置于夹具体顶部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夹具体与铣头体接触面与水平面夹角成45°,镗架位于夹具体顶部平面上,主轴孔轴线与铣头体45°轴线始终成45°角,因此,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时,主轴孔轴线和45°轴线的空间虚交点到主轴孔端面距离可通过测量得到,到45°轴线斜端面的距离也可通过测量、计算得出,只需测量一次,改变了以往每加工一个铣头体就要测量一次的方法,提高了效率,更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K向视图。
图中1-夹具体,2-镗套,3-镗架,4-铣头体,5-交点(主轴孔轴线和45°轴线的空间虚交点),6-螺栓,7-垫圈,8-压板,9-内止口,a-交点5到主轴孔端面距离,b-交点5到45°轴线斜端面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所示,一种45°体定位夹具装置,包括夹具体1、铣头体4、镗架3,夹具体1与铣头体4接触面与水平面夹角成45°,夹具体1的45°面上有内止口9,铣头体4置于内止口9内,并在安装垫圈7后由螺栓6压紧压板8固定,镗架3置于夹具体1顶部平面上,镗架3内有镗套2,由镗套2固定镗杆对主轴孔进行加工。
首先将本装置以安夹到卧镗或数控镗床的工作台上。铣头体的45°轴线外圆及斜端面由立车车削完成后,以该外圆及斜端面为基准,装到本装置夹具体1的内止口9及45°斜面上,镗套2)孔内穿入镗杆,调整铣头体角度,满足待加工主轴孔毛坯余量去除均匀后,用压板8安夹固定45°铣头体。这样调整安夹完成后,镗杆与镗床主轴连接,镗削前后主轴孔,其轴线与45°轴线的45°±8′要求可由本装置满足,精度可以保证。主轴孔轴线和45°轴线的空间虚交点5安夹后已由固定,交点5到主轴孔端面的的距离a可通过测量得到,到45°轴线斜端面的距离b也可通过测量、计算得出,该数值为固定值,可以直接刻在夹具体1上,不必每次加工的时候再进行测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主机附件的配套率,更适合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化炉
- 下一篇:改进的自动车床尾轴座的倾斜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