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风吸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3218.5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三工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B08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刻膜机加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中的吸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风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流程涉及到底层电极、中间光伏效应层和表面欧姆接触电极层的薄膜沉积以及各层的刻划。激光刻划技术相比传统的掩模法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已经较好地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中。然而,在刻膜机激光刻划非晶硅电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微小的粉尘,并且大部分的粉尘不能到达除尘系统,除尘系统除尘效率低,使得产生的粉尘污染空气,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也会污染工作台或者非晶硅电池,给设备维修或者电池的生产带来不便。传统的吸尘技术采用抽风直吸方式,能够吸掉大部分尘粒,仍有部分尘粒不能被吸走;存在的缺陷为:部分超轻尘粒仍悬浮于空气中,还有一部分超重尘粒会随重力落到电池板上,导致吸尘不全面,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旋转风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一种旋转风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外壳,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吸尘外壳内安装有表面设有螺旋风道的吸尘芯体,吸尘外壳下部安装有端盖,压缩空气喷嘴设置在吸尘芯体的螺旋风道上部始端对应的吸尘外壳上。
所述的吸尘芯体与吸尘外壳同轴安装,吸尘芯体与吸尘外壳中间设有相通的吸尘孔。所述的吸尘芯体下部设有与吸尘外壳对应形成旋流区域的槽。所述的吸尘芯体下部对应吸尘外壳下部的端盖处设有用于旋转风喷出的间隙。所述的吸尘芯体下部用于形成旋流区域的槽与吸尘芯体下部用于旋转风喷出的间隙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激光切割点四周气流旋转起来,带动激光加工中产生的尘粒旋转,旋转中心会形成负压,使尘粒不会脱离旋转中心,中空的负压吸尘直接将旋转风带尘粒一起抽走到集尘机进行处理,提高了除尘系统除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旋转风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外壳1,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吸尘外壳1内安装有表面设有螺旋风道的吸尘芯体2,吸尘外壳1下部安装有端盖3,压缩空气喷嘴4设置在吸尘芯体2的螺旋风道上部始端对应的吸尘外壳1上。
所述的吸尘芯体2与吸尘外壳1同轴安装,吸尘芯体1与吸尘外壳2中间设有相通的异形吸尘孔7,异形吸尘孔7与下部的吸尘入口8相通。所述的吸尘芯体2下部设有与吸尘外壳1对应形成旋流区域的槽5。所述的吸尘芯体3下部对应吸尘外壳2下部的端盖4处设有用于旋转风喷出的间隙6。所述的吸尘芯体2下部用于形成旋流区域的槽5与吸尘芯体2下部用于旋转风喷出的间隙6相通。旋转风吸尘技术应用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喷嘴4喷出,在通过吸尘外壳1内部的吸尘芯体2上的螺旋风道进入形成旋流区域的槽5,旋转气流从旋转风喷出的间隙6喷出,将激光切割点四周气流旋转起来,带动激光加工中产生的尘粒旋转,旋转风吸尘装置中心会形成负压,使尘粒不会脱离旋转中心,中空的负压吸尘直接将旋转风带尘粒一起抽走到刻模机的集尘机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三工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三工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工作转台
- 下一篇:平台升降型筒体环缝纵缝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