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变连续可调的细胞拉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3834.0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亮;邓墨渊;张兵兵;魏小娅;孙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变 连续 可调 细胞 拉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变连续可调的细胞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力学和组织工程的发展,细胞力学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对体外培养细胞力学加载不仅能排除体内细胞力学实验难以区别力学因素和其它因素对细胞的作用,而且还能模拟体内应力作用下细胞及三维支架中细胞的力学响应及生长分化功能的影响是细胞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目前体外细胞力学加载的诸多方法中,基底形变加载技术以弹性膜为基底,通过机械拉伸或利用气、液压力引起弹性基底形变,使附着于基底的细胞被动拉伸,符合体内多数细胞或组织工程支架中细胞受力特点,无实用周期限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验装置。在现有的基底形变加载装置中,如公开号为CN200999244Y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细胞基底单轴拉伸装置,虽然能对矩形基底膜实施动/静态机械拉伸,但基底膜形变量是固定的,也即是不能模拟体内细胞对不同大小应力的响应,而且将已黏附有细胞的弹性基底薄膜固定到装置上操作困难,易损伤细胞。
又如美国专利US5348879(A)以及中国专利CN101092595A披露的基底形变加载装置中的弹性膜是周围固定,通过弹性膜下面的面积固定的机械顶板上下移动来改变弹性膜拉伸形变。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膜的受力不均,致使细胞受力不均,特别是在弧形顶板没有完全接触弹性膜的时候,只有膜中间受力。
因此,需要一种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既便于细胞培养加载,又可方便连续地调节弹性膜拉伸形变,使细胞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可靠,重复性好,维护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变连续可调的细胞拉伸装置,既便于细胞培养加载,又可方便连续地调节弹性膜拉伸形变,使细胞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可靠,重复性好,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应变连续可调的细胞拉伸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一端的电机,机架另一端固定设置挡板,沿机架纵向设置导轨,与导轨滑动配合设置滑板,所述滑板和挡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基体,弹性基体一端与滑板连接,另一端与挡板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沿周向固定配合设置滑槽座,滑槽座上设置有滑槽,与滑槽滑动配合设置滑臂,形成偏心距可调的曲柄机构,滑臂上设置锁紧装置;所述曲柄机构的往复运动动力输出端与滑板沿机架纵向固定配合。
进一步,所述滑臂设置有轴向通孔,通孔内圆设置内螺纹,所述锁紧装置为内套于滑臂的旋杆,旋杆外表面设置外螺纹与通孔的内螺纹配合,旋杆尾端为凸台结构;
进一步,滑板与挡板之间沿纵向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动力输出端为顶杆,顶杆两端相互垂直构成L形结构,其水平端与滑板沿纵向固定配合,其竖直端与旋杆垂直并在复位弹簧预紧力作用下紧贴旋杆,与旋杆构成曲柄顶杆机构;
进一步,所述旋杆与L形推杆的接触部沿周向固定配合设置轴承;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出端为连杆,连杆一端与旋杆铰接,另一端与滑板铰接并与旋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进一步,所述滑槽上沿滑动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弹性基体为弹性硅胶细胞培养腔;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器,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机依次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计算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电机通过曲柄机构可带动弹性基体作拉伸运动,调节滑臂在滑槽上的位置,可改变曲柄机构偏心距,进而改变弹性基体的拉伸形变量,使黏附于弹性基体底膜的细胞受到均匀的被动牵拉,可同时对多种不同细胞实现拉伸时间、频率、应变连续可调的静态或周期性力学加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D-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电磁驱动的削匀机自动进给磨刀机构
- 下一篇:洗车废水循环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