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机预塑、开模液压回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4967.X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厉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2 | 分类号: | B29C45/8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3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机预塑 液压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的液压回路,特别涉及一种同时控制注塑机预塑与开模的液压回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注塑机在实现预塑、开模动作时主要有三种方法:液压驱动注塑机,整机只有一套液压系统,用两个换向阀先后控制预塑、开模动作,难以实现预塑与开模动作同步进行。
电液混合驱动注塑机,整机也只有一套液压系统,预塑动作用伺服电机经同步齿形带(也可以用减速箱)减速后驱动,用一个电液换向阀控制开模,实现预塑与开模同时动作,但伺服电机与伺服控制器成本高。
全电动注塑成型机,即预塑用伺服电机经同步齿形带(也可以用减速箱)减速后驱动,开模也用伺服电机经滚珠丝杆传动控制,实现预塑与开模同时动作,但滚珠丝杆付易磨损,造成整机精度下降,并且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预塑与开模同时动作的注射机预塑、开模液压回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注射机预塑、开模液压回路,包括由油泵电机驱动的双联泵,电磁换向阀、比例流量压力阀、溢流阀、插装阀、开模油缸、注射油缸、预塑油马达,其特点是:双联泵中的第一油泵经换向阀后连接比例流量压力阀,然后经电液换向阀到开模油缸的进油口,开模油缸的回油口经换向阀、插装阀后接油箱,双联泵的第二油泵经比例流量压力阀、电液换向阀连接到预塑马达的进油口,预塑马达的回油口经油冷却器,再连接到油箱。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能实现注塑机预塑与开模复合同时动作,注塑机预塑时间占整机周期最长,在预塑同时进行开模动作,大大缩短整机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机预塑、开模液压回路,包括由油泵电机M驱动的双联泵P1-P2,开模油缸C、注射油缸B和预塑油马达A,双联泵的第一油泵P1经电磁换向阀V72后连接比例流量压力阀VPQ1,然后经电磁换向阀V1到开模油缸C的进油口C1,开模油缸C的回油口C2经电磁换向阀V1、插装阀V8后接油箱,开模油缸C的回油路上连接了插装阀V8。双联泵的第二油泵P2经比例流量压力阀VPQ2、电液换向阀V6连接到预塑油马达A的进油口A1,油马达A的回油口A2经油冷却器V27后回油箱;并在第一油泵P1出口并连了一安全溢流阀V73,电液换向阀V6的回油口连接了溢流阀V23。
本实用新型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预塑时,油泵电机M转动,驱动双联泵P1-P2,双联泵P2的油口经比例流量压力阀VPQ2、电液换向阀V6连接到预塑油马达A的进油口A1,油马达A的回油口A2经油冷却器V27后回油箱,实现了预塑动作,同时双联泵P1的油口经换向阀V72后连接比例流量压力阀VPQ1,然后经换向阀V1到开模油缸C的进油口C1,开模油缸C的回油口C2经电磁换向阀V1、插装阀V8后接油箱,实现了预塑与开模的复合动作。溢流阀V73作为油泵P1的安全阀,插装阀V8实现开模缓冲,电磁换向阀V5用于控制注射油缸,溢流阀V23用于控制预塑背压,电磁换向阀V72电磁缺S29的得电,油泵P1与P2会合经比例流量压力阀VPQ2、电液换向阀V5到注射油缸B的进油口B1,注射油缸B的回油口B2经换向阀V5经油冷却器V27后回油箱,实现了注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4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传动式螺旋压力机
- 下一篇:混合室内螺旋式冷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