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容性无触点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5238.6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新邦电气有限公司;黄炳光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容性无 触点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开关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快速容性无触点开关,用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对电容器进行快速投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容性无触点开关是将两个可控硅反并联,由零点检测电路、同步电路、触发电路及驱动电路组成,零点检测电路由三极管、二极管及电阻组成,检测可控硅输入、输出两端的电压,产生一个以零点做为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方波信号,再由积分电路和比较电路产生同步脉冲信号,经过外部控制的触发器后到三极管组成的驱动电路来驱动可控硅模块,在开关的输出侧增加放电电阻。由于外壳的限制,放电电阻体积不宜过大,所以在放电电阻的选择上就有所限制,功率小和阻值大也就限制了放电的速度,一般仅能做到在60S之内将电压放到50V以下,这样就无法将投切速度提高到真正的周期跟踪补偿,以国家电网电压频率50Hz计算,一周期时长20ms,实际测试普通型容性无触点开关连续动作时间间隔≥200ms;其二,由于采用的是脉冲触发方式,在导通时每一个周期信号都必须要先检测零点,再到驱动电路,不管是什么样的电子电路,从检测开始到模块接收到触发信号,都会有一定的延时,所以,一般的容性无触点开关都会产生谐波,并且在有谐波的场合使用,容易受到干扰,零点检测误差也就偏大,这样涌流也跟着增加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容性无触点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快速容性无触点开关,其输入端经通断器件连通到输出端,通断器件上面设置主控板,所述通断器件是由大功率二极管和可控硅反向并联构成,其中大功率二极管的正端和可控硅的阴极汇接后连接到输出端,大功率二极管的负端和可控硅的阳极汇接后连接到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到主控板上的触发电路,主控板上还设置通断器件的驱动电路、同步电路和峰值检测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通断器件下面设置散热器,散热器的一端设置风机。
本实用新型在断开时,反向大功率二极管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由于二极管功率大,能够将电容器电压瞬间充到负半周的峰值状态,无须放电,所以能够做到快速通断工作,并且根据电容器储电功能,能够将电容器电压保持在输入信号电压负半周的峰值状态,在通过电子线路检测输入信号电压负半周的峰值(此点即为可控硅两端的零点),以此作为导通点,即可做到投入无涌流;第二将可控硅的触发方式由原来的脉冲触发改为电平触发,只需要检测触发时可控硅两端的零点来作为可控硅的导通角,导通后由驱动电路持续提供可控硅的触发信号,这样,即可避免普通容性无触点开关利用脉冲触发方式而产生谐波,并且受谐波的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快速无触点开关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电容器快速通断工作,同时将受谐波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甚至不产生谐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断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端1经通断器件3连通到输出端2,通断器件3上面设置主控板4,通断器件3是由大功率二极管8和可控硅7反向并联构成,其中大功率二极管8的正端和可控硅7的阴极9汇接后连接到输出端2,大功率二极管8的负端和可控硅7的阳极汇接后连接到输入端1;可控硅7的控制极连接到主控板4上的触发电路,主控板4上还设置通断器件的驱动电路、同步电路和峰值检测电路。通断器件3下面设置散热器5,散热器5的一端设置风机6,强制散热装置能有效的散发放电装置、电源和各模块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新邦电气有限公司;黄炳光,未经乐清市新邦电气有限公司;黄炳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源自动重合闸
- 下一篇:配电网户外全数控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