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衣及氧气腰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6108.4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雄;李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雄;李伟国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41D13/00;A41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腰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输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穿在吸氧者身上的氧气衣或者绑在腰上的氧气腰带。
【背景技术】
缺氧人群一般是指身体虚弱的人、病人、学习紧张的学生和在高原地区活动的人,大气中的含氧量无法满足缺氧人群的需要,那么这部分人往往需要人体输氧装置进行氧气补充。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氧气筒、氧气袋或氧气罐等加之实现,先将氧气储存于氧气袋、氧气罐等容中,再通过吸氧管将氧气吸入体内,以达到补充氧的目的。但是,这类输氧装置都具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存在携带不方便和携带不美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美观的氧气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美观的氧气腰带。
一种氧气衣,包括由面料裁成衣服状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其特点是:所述本体中是一个储存氧气空间,该氧气储存空间通过进气口可向空间输入氧气并储存于其中,所述氧气储存空间中通过面料内壁的粘合形成多个空腔,并设有通气口使各个空腔相互贯通。
所述出气口通过湿化器连接吸氧管。
所述面料是双层复合材料,外层为尼龙或涤纶织物材料,内层为橡胶、PVC或TPU材料。
所述氧气衣所氧气储存空间的爆破压强不低于35Kpa。
所述氧气衣可充入氧压强为10.6Kpa。
一种氧气腰带,包括由面料裁成腰带状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其特点是:所述本体是一个储存氧气空间,该氧气储存空间通过进气口可向空间输入氧气并储存于其中,所述氧气储存空间中通过面料内壁的粘合形成多个空腔,并设有通气口使各个空腔相互贯通。
所述出气口通过湿化器连接吸氧管。
所述面料是双层复合材料,外层为尼龙或涤纶织物材料,内层为橡胶、PVC或TPU材料。
所述氧气腰带所氧气储存空间的爆破压强不低于35Kpa。
所述氧气腰带可充入氧压强为10.6Kpa。
本实用新型采用衣服状的形状或者腰带状储存氧气,缺氧人群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氧气衣穿着于身上或绑在腰间,氧气便储存于氧气储存空间中,通过吸氧管便可吸取藏于衣服中的氧气,便于携带,而且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氧气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氧气腰带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
其中图中1.本体、2.面料内壁、3.空腔、4.通气口、5.出气口、6.湿化器、7.吸氧管、8.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于携带且美观的氧气衣。一种氧气衣,包括由面料裁成衣服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设有进气口8与出气口5,所述本体1中是一个储存氧气空间,该氧气储存空间通过进气口可向空间输入氧气并储存于其中,所述氧气储存空间中通过面料内壁2的粘合形成多个空腔3,并设有通气口4使各个空腔相互贯通。所述出气口通过湿化器6连接吸氧管7。所述面料是双层复合材料,外层为尼龙或涤纶织物材料,内层为橡胶、PVC或TPU材料。所述氧气衣所氧气储存空间的爆破压强不低于35Kpa。所述氧气衣可充入氧压强为10.6Kpa。
如图4至6所示,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美观的氧气腰带。一种氧气腰带,包括由面料裁成腰带状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其特点是:所述本体是一个储存氧气空间,该氧气储存空间通过进气口可向空间输入氧气并储存于其中,所述氧气储存空间中通过面料内壁的粘合形成多个空腔,并设有通气口使各个空腔相互贯通。所述出气口通过湿化器连接吸氧管。所述面料是双层复合材料,外层为尼龙或涤纶织物材料,内层为橡胶、PVC或TPU材料。所述氧气腰带所氧气储存空间的爆破压强不低于35Kpa。所述氧气腰带可充入氧压强为10.6Kpa。本实用新型采用衣服状的形状或者腰带状储存氧气,缺氧人群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氧气衣穿着于身上或绑在腰间,氧气便储存于氧气储存空间中,通过吸氧管便可吸取藏于衣服中的氧气,便于携带,而且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雄;李伟国,未经李伟雄;李伟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6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超检查耦合剂加注器
- 下一篇:自毁式注射器